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9篇
  免费   343篇
公路运输   1448篇
综合类   1406篇
水路运输   1278篇
铁路运输   822篇
综合运输   15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超高速水下航行体航行过程中工况复杂,在加速段速度跨度大,双自由度舵机执行机构承受了较大的瞬态冲击载荷,有必要对其韧性进行分析校核。本文分别建立旋转机构输出轴、减速箱体和展开机构最后一级齿轮副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各机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校核结构韧性的可靠性,同时对旋转机构输出轴进行模态分析。仿真与校核结果为机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合理的车间距设计可提高车辆自适应巡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常用跟车策略,确定适合于客车的车间距控制策略,并通过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3.
派河口船闸是引江济淮派河口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派河入巢湖口门段,建设条件复杂。综合已有工程、河道边界和相关规划,提出了复线船闸平面布置初拟方案。采用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的技术手段对船闸下游引航道与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开展了详尽研究,探明了节制闸泄洪时下游通航水域纵向和横向表面流速、流态特征,分析了通航水流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原因,指出可通过岸线平顺、新开泄洪分流通道和控制临界安全泄洪流量等措施进行改善。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设计要求,为工程设计和今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受潮汐作用影响,在落潮高强度引水时,由于枢纽建筑物局部断面突变,产生多种不良流态,严重影响闸门过流能力。以新孟河界牌枢纽为例,开展局部水流条件物理模型优化试验,提出不同隔流墙长度和不同导流墩形式的整治措施方案。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墙仅使遮闭区回流位置提前,回流长度有所增加,对入闸流态无明显效果;导流墩平行布置可使各墩所处流带不重叠且较好衔接,整流效果较好,同时内侧左边墩延长10 m方案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5.
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中疏浚一般工程量巨大,工程投资占比高。为了控制工程投资,须根据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工程价格组成和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相同运距时疏浚工程综合单价在船型类别及规格变化时与疏浚工程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总结出不同船型的经济适用疏浚方量范围,并分析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构建疏浚综合单价和运距的曲线图,并找出工程量平衡点和经济运距。结果表明,工程量大时宜优先选择大规格船舶;抛泥运距远时选用抓斗配自航泥驳的方式比耙吸船的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56.
段智高  樊霈  刘昊 《船电技术》2021,41(6):105-108
针对目前国内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了比重计法、应变梁浮子法、U型管振荡法等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光电密度测量技术,分析了其测量原理以及系统结构等,试验结果证明该测量方法具有准确性、稳定性以及高抗干扰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7.
道岔是地铁最重要的行车设备之一。道岔动作电流及功率曲线是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道岔动作电流的实时监测,能直接测量出电动转辙机的启动电流、工作电流、故障电流、动作功率及动作时间,并以此描绘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日常微机监测数据调看时,应对每组道岔的动作电流曲线作详细调看。对照参考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以便随时掌握道岔的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和机械特性,从而发现转换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这对预防故障发生、消除不良隐患及故障应急抢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列车折返过程是影响列车折返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基于车地通信的传统列车控制系统为比较对象,阐述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显著优点。结合实际车站情况,在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模式下,仿真计算了采用不同列车控制系统时的列车折返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时列车折返能力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59.
超深地下连续墙面临成槽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槽壁稳定差等难题,成槽施工对地层扰动较大。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采用铣槽机成槽技术,展开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重点监测槽壁变形和周围土层沉降。此外,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铣槽机成槽施工过程,进一步研究成槽引起的槽壁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性与墙体竖直度控制,以及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0.
以某时速350 km、16辆编组的双层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辆平衡对车辆布局进行优化,并对动车组除车体外的其他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建立车体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车体相关部位参数变化对车体模态的影响,优化车体结构,确定车辆整备状态下的模态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列车布局方案及编组形式,相比于16辆长编组单层动车组,双层动车组的定员可提高31.8%;通过对动车组其他部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降低2.4 t;车辆整备状态下菱形模态振动频率可达10.318 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