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1篇 |
免费 | 32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507篇 |
综合类 | 1441篇 |
水路运输 | 1382篇 |
铁路运输 | 848篇 |
综合运输 | 1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405篇 |
2008年 | 374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59篇 |
2005年 | 280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92.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社会准则、问题感知、责任归属、愿意行动、感知有效、感知利益、感知公平、感知自由与公众可接受性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意向调查获得了A,B2种收费方案的437份问卷,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和修正.结果表明在费率较大的B方案下感知有效对感知自由以及感知自由对感知利益的影响更加显著;在费率较低的A方案下,感知公平对可接受性的直接影响最大,B方案下感知有效的影响最大,但2种方案下影响最大的直接因素均为感知有效和感知公平;间接影响因素中,愿意行动对措施可接受性的影响最突出,且愿意行动作用于感知有效,但对感知公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3.
以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为依托,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车路耦合模型.通过改变ADAMS/Car中道路文件的路面摩擦系数,分别研究了车辆在干燥路面、潮湿路面及雨天路面的行驶状况.通过单移线和斜坡脉冲转向这2种常见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的车辆侧向位移曲线和车轮所受的侧向反力曲线,分析雨天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影响.单移线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雨天路面摩擦因数为0.4,车速为60 km/h时,车辆变车道容易失去控制发生意外;车速为55km/h,转向盘转角达到70°时,车辆也将失去控制;斜坡阶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车速为40 km/h,车辆将会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94.
为了给减弱公路隧道洞口废气窜流提供洞口土建结构设计方案,对洞口废气窜流影响的显著性因素进行了探讨,从洞口纵向错开不同距离、洞外设置不同位置及高度的挡壁等结构因素出发,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进行了多因素异水平混合型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利自然风条件下洞外不同组合结构因素对洞1:7废气窜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因素组合对废气窜流改善效果明显不同,洞1:7纵向错开改善窜流效果最为明显;在隧道出口侧设置有挡壁的所有组合结构均能较好地改善出口废气窜流,其中最有效的是同时在出口侧、中侧、入口侧设置与洞口等高的挡壁;仅在洞外中侧设置中间挡壁,其高度约为洞口高度的2倍时,可以有效改善废气窜流,其他情况下采用高挡壁结构的改善效果不佳;若同时在两隧道中侧与入口隧道侧设置挡壁则废气窜流改善效果差;若仅在入口隧道侧设置长挡壁,则加剧废气窜流。 相似文献
95.
弹性需求下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刻画超限需求弹性对补偿费率的影响,从用户和系统的角度分别对超限运输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和建模,构造超限运输弹性需求函数,反映超限运输需求量与其运输效益之间的变化关系,将超限运输业者运输行为的选择归结为弹性需求下的用户均衡配流问题,进而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者与超限运输业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建立了基于弹性需求的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的双层规划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优化超限补偿费率,使之对超限运输业者进行合理补偿收费和适度惩罚,有效遏制超限运输,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
为了更好地改进车辆的气动特性,讨论了一种将参数化建模、CFD计算和数值寻优方法相结合的气动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根据使用工况可调的汽车后扰流器,针对高速行驶和高速制动2种典型工况,对该扰流器的形状和位置进行气动优化。首先对可变后扰流器进行参数化设计,并用拉丁方法对参数化模型进行试验设计,通过CFD计算获取响应值;然后采用Kriging模型构建参数变量与气动特性之间响应关系的近似模型;最后以该模型为基础使用遗传算法对扰流器形状和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可变扰流器可使整车在高速行驶工况下阻力系数减小3.3%,升力系数减小22.4%;在高速制动工况下,升力系数减小69.9%,整车的气动特性获得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