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6篇
  免费   314篇
公路运输   1407篇
综合类   1423篇
水路运输   1185篇
铁路运输   902篇
综合运输   1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Traditional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ing framework adopts the spatial–temporal coordinate system to analyze traffic flow dynamics. With such modeling and analysis paradigm, complications arise for traffic flow data collected from mobile sensors such as probe vehicles equipped with mobile phones, Bluetooth,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evices. The vehicle‐based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call for new modeling thoughts that addres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moving measurements and explore their full potential. In this paper, we look into the concept of vehicular fundamental diagram (VFD) and discuss its engineering implications. VFD corresponds to a conventional fundamental diagram (FD) in the kinematic wave (KW) theory that adopts space–time coordinates. Similar to the regular FD in the KW theory, VFD encapsulates all traffic flow dynamics.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full potential of VFD in interpreting multilane traffic flow dynamics, we generalize the classical Edie's formula and propose a direct approach of reconstructing VFD from traffic measurements in the vehicular coordinates. A smooth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nphysical fluctuation of traffic states calculated from multilane vehicle trajectories. As an example, we appl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he next‐generation simulation datasets and identify the existence and forms of shock waves in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Our 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justifications and further insight for the Lagrangian traffic flow theory and models when applied in practice.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预测摩擦缓冲器的实际工作状态,从几何特征和作用原理的角度,建立详细的MT-2型缓冲器理论模型。首先,通过对缓冲器内部各摩擦元件的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推导出缓冲器在准静态下的阻抗特性;其次,引入附加摩擦系数量化各摩擦元件之间动静态摩擦过渡时的黏滞补偿,并模拟出缓冲器在动态下的阻抗特性;最后,利用C80型货车冲击试验数据对该缓冲器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下的缓冲器示功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正确性;局部上数值模拟中缓冲器从加载Ⅰ阶段过渡至加载Ⅱ阶段的突变现象在冲击试验中表现的并不明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4.
为构建客货船舶协同动态运行控制技术体系,以经典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游览船运营特征(发船高峰性和航线集中度)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根据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对所提出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实际航道通过能力.游览船发船高峰时期与现有航线规划条件下,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航道通过能力(76艘/h)趋近饱和状态;当过境船到达超过69艘/h时,建议海事相关部门采取“错峰”航行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5.
用Labview开发涉及支持文件读写的应用程序时,常会出现调试正常而可执行文件运行时找不到支持文件路径的错误。基于一简单示例,分析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6.
汽车综合性能测试仪VGQT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货车在主制动气瓶压力不同时,各轴制动气室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力也不相同[1],除此之外,本试验中N类载货汽车0型制动试验表明,主气瓶气压不同时,各轴气室制动压力变化曲线以及有效最大减速度MFDD也不相同。载货汽车绝大部分是用于长途运输,尤其是N2、N3类载货汽车,由于其满载质量大,长途运输中制动效能对于行驶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在我国西南部山道纵横,长时间上下坡很容易造成制动器的热衰退,这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2,3]。本文以实际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气瓶在不同压力下各轴制动气室压力的变化以及0型制动试验中制动气压曲线的变化和有效最大减速度的变化,这对于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一定的意义,进而对排放和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在制造过程中,不锈钢车体表面的钝化膜因机加工、焊接等因素可能遭到破坏,导致不锈钢车体防腐能力下降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不锈钢车体的钝化原理、钝化工艺及钝化效果的检测方法。经过柠檬酸钝化液钝化处理后,可有效去除车体表面游离铁和其他杂质,车体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提高了不锈钢车体的耐蚀性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08.
电子车辆识别(EVI)是利用电子信号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监测的技术.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EVI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这对EVI的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把在校大三学生为研究主体对象,对其3年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动态的形式分析,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日后的体育教学中科学地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和改进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0.
跨平台航迹精度测评对多平台协同使用传感器航迹数据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介绍了相对于本平台距离/方位的测评方法(方法一)和空间距离精度的测评方法(方法二),从非线性坐标变换的角度分析了本平台位置对测评结果的影响,其中方法一的计算结果在两平台位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受被探测目标相对于这两个平台的方位角度差影响,方法二的计算结果则不受本平台位置的影响,因而后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