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9篇 |
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7篇 |
综合类 | 461篇 |
水路运输 | 208篇 |
铁路运输 | 134篇 |
综合运输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公路建设的规范化,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的现象增多,因此高、长边坡的防护成为公路建设中的新课题:同时,建设环保之路、绿色走廊、生态之路的呼声又日益高涨,故选择合理的边坡形态和防护型式是实现这些要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从查阅到的文献可以看到,在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及网络交通流演化的研究中,均假定驾驶员第1天对路径的理解行程时间相同,也即初始条件中没有考虑驾驶员的个体差异性。首先,对初始条件和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过程建模,在2条平行路径的简单路网中,运用Agent仿真方法模拟了不同初始条件下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过程。结果表明:路网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与驾驶员对历史信息的依赖程度显著相关,而与第1天驾驶员对路径行程时间理解的相关差异性不显著;路网平衡和用户平衡的差别与两者均显著相关。虽然在不同情况下路网均能够达到近似的用户平衡状态,但是平衡时驾驶员对2条路径的理解行程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公路收费站ETC系统改造项目经济费用效益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公路收费站ETC系统改造项目的主要利害关系者及其收益,基于排队论研究了车辆途径收费站时在"有此项目"和"无此项目"两种情况下各种参数指标计算方法,推导出车辆时间消耗减少和刹车次数减少的计算公式,确定了节约运输成本效益与节约时间效益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ETC系统改造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通用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一处收费站ETC改造项目实例,按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得到了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混凝土工厂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阐述了环保型混凝土工厂设计的环境标准,就混凝土工厂的粉尘和噪音源进行了论述.结合实践,着重对混凝土工厂的粉尘和噪音控制方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中国的逐步应用,国外关于连续压实方面的各种技术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瑞典压实计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使用范围,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通过对其应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便于使用者能够进行正确地应用,有效控制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结合内蒙古境内208国道锡赛段朱日河中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采用土工格栅(网)处理桥头跳车的设计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十四讲——隧道涌水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制定隧道控制地下水对策的基本观点:既要考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要考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指出控制地下水的对策必须符合3个条件:1)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地开展;2)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3)以合理的工费和工期来实现。隧道涌水视其发生位置、涌水量、发生时期、涌水量的历时变化等是各种各样的,应对隧道涌水进行合理分类,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介绍了日本统计的地质构造和涌水现象的分类。涌水处理应达到3个基本目标:1)确保隧道施工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可以接受的渗漏水条件下进行,或者是在对周边环境"可接受干扰"的条件下进行;2)二次衬砌原则上不承受水压作用,不得已时把水压控制在二次衬砌容许的范围内;3)运营中的隧道洞内不能成为地下水流经的通道,隧道衬砌背后必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不易堵塞的、通畅的排水系统。达到上述目标的基本方法是:充分利用和提高围岩的隔水性能,合理地处理好"排"与"堵"的关系。针对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相应的经验和措施。1)一些国家的指南、标准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分级,认为涌水量≤2.5 L/(min·m)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无水条件下施工;一般的线状流水、经常涌水可以用自然排水法排水;而针对突发大量涌水,则需要采取特殊的地下水对策予以解决。2)按照二次衬砌是否承受水压,隧道可分为3种情况:1衬砌不承受水压,即所谓的完全排水型隧道;2衬砌承受全部水压,即所谓的非排水型(防水型)隧道;3衬砌背后设置注浆域,分担衬砌承受的水压,衬砌只承受部分容许的水压。从目前的隧道设计实际来看,在山岭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1,在城市隧道中多数采用方案2,在高水压和突发大量涌水的极端情况下采用方案3。介绍了日本、美国的设计经验。3)我国铁路隧道采用把地下水引入隧道,再从洞内两侧边墙附近设置的排水沟排出地下水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冻害的地区,更不可取。在国外,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铁路、公路隧道基本上是把中央排水管设置在仰拱内或仰拱下方,而在隧道两侧只留有用于排出流入隧道内的雨水或隧道清洗水的排水沟;因此,建议立项研究取消洞内排水沟,设置中央或两侧脚部排水管的问题。最后指出,实现涌水处理的3个基本目标我们尚需努力,特别是"目标"的定位问题,尚需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才能解决。在隧道施工中,涌水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但缺乏系统的、认真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