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3篇 |
免费 | 39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43篇 |
综合类 | 1658篇 |
水路运输 | 1134篇 |
铁路运输 | 845篇 |
综合运输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216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293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408篇 |
2010年 | 422篇 |
2009年 | 384篇 |
2008年 | 415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51.
依托厦门地铁3号线翔安行政中心站—浦边站区间隧道下穿箱涵和管线共同沟的工程实例,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排水箱涵及管线共同沟的结构变形与地表沉降响应特征,提出了既有构筑物变形与地表沉降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先平行后斜穿于隧道上方的管线共同沟最大变形出现在隧道左右线偏左线位置,对... 相似文献
952.
为有效解决地铁车辆转向架研发面临的需求适应性差、零部件重用率低等问题,基于多属性决策、关联设计等技术,提出一种地铁转向架柔性产品平台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定义了地铁转向架柔性产品平台的内涵,分析了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通用模块构建方法,以及基于关联设计技术的柔性模块构建方法.以A型地铁转向架产品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3.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车辆段中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大多采用不同的联锁系统,导致出现试车线设备与车辆段联锁设备的接口设计方案多、外部接口电路复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整合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的改进方案:在既有自动化车辆段联锁以及ATP(列车自动防护)、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扩... 相似文献
954.
通过对国内外地铁转向架技术状况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地铁走行部的应用实际,提出新型地铁转向架的设计方案。通过选取适当的地铁转向架动力学参数,利用ADAMS/Rail建立了转向架和整车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整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上的平稳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相关参数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此外,参考有关结构,对新型地铁转向架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55.
956.
957.
应用工作流管理、数据仓库和AJAX等技术,研发铁路货运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现有铁路管理体系,设计系统的管理结构为铁道部、铁路局、站段3级。系统按功能分为客户管理、信息服务、货运组织、产品设计和分析评价5部分,包含12个业务模块,实现了大客户年运量、月计划、日请车、运费结算、信息服务的"五统一"管理。系统体系结构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平台和安全保障平台3级结构。系统网络结构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拓扑结构。系统包括大客户信息服务、车站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年运量及合同管理、注册管理6个子系统。通过在全路的推广应用表明,采用本系统可以优化货运业务流程,简化大客户办理手续,提升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58.
为解决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受紫外光老化影响问题,利用紫外老化环境箱和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老化时间和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卉l】(GW一944)对沥青高温动态力学性能、低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紫外光降低了沥青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改善了抗车辙性能,且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加剧;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剂(GW-944)能较好地对SBS改性沥青进行抗老化性能改善,且对其性能改善存在合适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为0.5%,而对基质沥青性能改善并不适用。研究成果为沥青路面有效防治紫外光老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59.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