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2篇
  免费   599篇
公路运输   2577篇
综合类   2402篇
水路运输   2230篇
铁路运输   1389篇
综合运输   30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比较美国、欧洲等国和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中对乘员保护指标的规定,结合人体冲击损伤机理和耐受极限的相关研究,分析我国法规中头部伤害指标HPC的不合理之处。在分析实车碰撞试验数据和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面碰撞法规中乘员保护指标的不完备性,并探讨影响伤害指标结果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2.
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客车上的应用背景,ABS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数据,ABS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3.
以位移为基础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将钢筋混凝土(RC)连续梁桥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线弹性体系,采用振型反应谱的概念研究了结构在横向地震作用下考虑多阶模态效应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了连续梁桥的上部结构(主梁)及桥墩(台)刚度的变化对结构横向振动模态质量与模态周期的影响,给出了多阶模态设计方法的具体设计过程。对对称与非对称连续梁桥采用相同的设计步骤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并对设计算例用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4.
水泥喷粉深层搅拌桩桩头下沉问题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有喷粉和喷浆两种方法,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而在地基天然含水量更大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由于流塑状淤泥是在喷粉施工时风压气流的作用下,搅拌过程中因受扰动发生液化,液化的淤泥上涌至地表面,造成桩体范围内淤泥质的减少而桩头下沉.通过施工现场试验,证明改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桩头下沉问题有效且工程造价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5.
针对连拱隧道的施工工艺复杂,中隔墙衬砌容易开裂和渗漏水的特点,介绍了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分析了连拱隧道中隔墙衬砌容易开裂和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防排水施工的方法及防治渗漏水的措施,可供类似工程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全长994.1m的325国道佛山大桥(旧桥)建成于1985年2月,运营12年后出现了各种病害,先后于1996年5月和8月发生了两次险情.1997年7月加固整治后的桥梁,无论从外观还是使用功能上,俨然一座新桥服务至今,成为国省道旧桥加固整治的范例之一.介绍了佛山大桥旧桥的加固整治过程,观察分析其使用情况,以期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7.
以GZ40勉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抛石挤淤法、粉喷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和冲填法对不同路段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现场的静荷载试验和面波剖面测试对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4种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以上4种方法均可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而其中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8.
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定义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并在分析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基础上,定义新的疲劳破坏标准。然后通过三分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基于损伤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重合性检验表明,该损伤疲劳模型与荷载控制模式无关,从而可以更合理的评价混合料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展对预应力混凝土矮T斜梁桥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单梁的静力性能研究以及成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矮T斜梁桥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并对偏载及中心加载情况下各支点反力的分布特性进行探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矮T斜梁桥是一种性能良好、易于施工、耐久性好的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可以广泛用于平原地区中、小跨径的公路桥梁中。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分析现行规范中对沥青路面破损程度、密度分级以及破损换算系数取值中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破损程度与路面使用状况关系,结合沥青路面养护措施,提出沥青路面裂缝破损密度分级的方法,并对车辙破损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裂缝和车辙破损换算系数的修正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