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5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782篇
综合类   754篇
水路运输   723篇
铁路运输   520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四桥独立悬架车辆越障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道高  王霄锋  金达锋  李克强 《汽车工程》2007,29(9):816-818,822
通过建立四桥独立悬架车辆越障高度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8×8全独立悬架车辆越障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实例计算与试验研究,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相一致。表明该模型能预测车辆越障高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且获得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2.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三塔悬索桥方案设计的技术理念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杨进 《桥梁建设》2007,(3):33-35
介绍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环境、主桥桥型布置与结构体系,分析了中主塔的结构行为,简述了相应的设计对策及其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新型三塔悬索桥得以采用的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83.
介绍123省道南京高淳段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沿线岩土层岩性特点与分布特征及相应不良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线路南段处在区域性茅山西侧断裂影响范围内,拟建固城大桥桥址区钻探揭露的逆断层,属于茅山西侧断裂前缘部分。  相似文献   
84.
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概括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导航控制技术、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在区域交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智能车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5.
钢箱梁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青岛海湾大桥红岛通航孔斜拉桥为背景,介绍了耳板式索塔锚固区的构造特点;应用弹性力学解析方法求出了销铰的接触应力;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锚固区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钢锚箱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耳板锚孔处的最大Von Mises应力为203 MPa;索塔钢锚箱的极限承载力约为设计荷载的5.02倍,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86.
油束雾化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燃油喷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可视化的测试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对燃油破碎雾化过程认识的新观点,即在喷射纵向上,把燃油雾化破碎分为初始破碎区和细化破碎区2个部分;在喷射横向上分为雾化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3个部分。研究发现燃油破碎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油团、油线、油云聚集体等燃油破碎单元。结合测试结果对上述燃油破碎单元的出现、发展和转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油束雾化是一个连续渐变多状态混合叠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
肖进  许强  耿冬青 《路基工程》2007,(3):114-116
由于城市发展,建筑物深基坑施工场地越来越狭窄。介绍在城市狭窄地段,采用护坡桩和土钉墙对深基坑的联合支护技术,通过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其支护体系是有效的,保证了深基坑的支护安全和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8.
微波、红外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7,(2):149-152
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下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和红外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变形特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抗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具有较红外加热和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89.
金马可 《汽车技术》1996,(10):13-14,27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验一些新的烟度排放,测量和仪器标准,并规定烟度符号采用SF,烟度单位为FSN,但由于尚未发布实施新的标准烟度卡,而仍然使用旧的标准烟度卡(烟度值为Rb)因此给烟度测量造成了一定的误差,论述了旧标准烟度卡烟度值Rb与新烟度标准烟度值SF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金伏生 《汽车工程》1994,16(2):65-67
文中给出汽车运动空气流场的严格互补极点-鞍点定理,并且证明变分解存在唯一性。首次为汽车空气形状阻力变分有限元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