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399篇
综合类   312篇
水路运输   283篇
铁路运输   264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随着感知、决策、控制、诊断等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车载智能化应用也逐渐成为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文章介绍了列车自动驾驶、主动防撞、基础设施检测、行为监测等车载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展望,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其中,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运行,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主动防撞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列车之间的自动避让,有效预防碰撞事故;基础设施检测和行为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设备故障或者司机疲劳等情况下及时预警,减少潜在风险。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轨道交通车载智能化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为未来轨道交通的高效、安全、智能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道路上风荷载作用下声屏障周围的流场、所受风压、结构强度等情况,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声屏障进行强度分析。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技术,首先建立声屏障流场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稳态不可压流体湍流方程,分析流场计算结果,并提取流场中声屏障表面的风压数据;然后建立声屏障有限元模型,依次施加重力、风压进行静力计算,对声屏障强度进行校核。结果表明:受验模型的声屏障立柱、基础连接、螺栓均满足强度要求,并且采用单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声屏障进行风荷载条件下的强度分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3.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结合水平条分法,将Bishop法的竖直条间力关系转换到水平土条上,推导出水流牵引力作用下均质岸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将其结果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强度折减法模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水流牵引力对不同坡比河流岸坡的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公式与软件模拟的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不超过2.1%。河流中水流牵引力会增大岸坡土体的下滑力矩,降低河流岸坡土体稳定安全系数;当岸坡土体遭受降雨、坡脚土体劣化作用等多因素作用下而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水流牵引力可能成为滑坡启动的关键因素;在河流岸坡失稳滑动时,水流牵引力将导致滑体向河道方向滑移更远距离,加重滑坡对河流航道安全的危害;坡度越陡,岸坡稳定安全系数受水流牵引力的影响越大。在进行高陡河流岸坡稳定性分析时,水流牵引力是与强降雨、泥石流等因素同样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导致岸坡灾变失稳的外部荷载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开裂行为及伤损演变规律,是进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科学运维的基础。为研究无砟轨道混凝土开裂伤损演化规律,采用声发射监测技术,开展列车动荷载和准静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弯曲梁的损伤演化现场监测试验,通过比较累计振铃计数等声发射特征参数,对比研究动荷载及准静态荷载对混凝土裂缝演化规律的影响,并结合裂点空间坐标定位,进一步分析试件裂隙分布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无砟轨道混凝土裂缝发展过程表现出三阶段特性;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混凝土伤损发展明显快于准静态荷载作用下,动荷载有助于加快无砟轨道混凝土伤损的发展;由于准静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裂缝得到充分释放,因此在进入伤损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时,静载条件下累计振铃计数相较于动载增大67.1%;列车动荷载更容易引起无砟轨道伤损,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与检算时采用列车动荷载更符合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25.
以朝阳区某热力工程顶管隧道引起路面沉降问题为例,对比分析了现场实测值与仅考虑自然因素的理论计算值;以北京市279个隧道下穿道路工程为样本,应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影响路面沉降的4项设计因素、3项施工因素和9项人为因素开展了多元回归分析,并采用替换施工方法、增减解释变量的方法验证了回归分析的稳健性,获得了各因素影响路面沉降的弹性系数、标准误及置信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程路面沉降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大,与路面是否有移动荷载、隧道上覆土体厚度等相关,最大可达3.75倍;在自然因素中,地层条件、施工方法、路面移动荷载和隧道直径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在人为因素中,监理旁站的影响极为显著,而施工人员工作年限、是否有技术交底等也有明显影响;在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下穿道路工程时,不仅要通过减少人工顶管、加快施工速度、加强同步注浆来减小路面沉降,还应当高度重视施工方法与工艺、人员组织、过程监管。研究结果可为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安全评估和行政审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关门声品质主观评价维度进行解构,将关门声的主观感知细分为总体响度、厚重感、紧凑感、精致感4个维度,并采用语义细分法结合等级评价法进行关门声品质的主观感知评价。进一步对声品质评价的大量客观参数进行主客观关联性分析,找到了与关门声品质4个感知维度相关性在0.9以上的对应客观量化指标,分别为峰值响度、低频能量、响度特征谱包络和平均尖锐。结合某乘用车关门声品质的优化案例,对提出的主客观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可以全面表达人对关门声品质的主观感知评价,在车门声品质开发过程中能较准确地诊断问题,对汽车关门声品质的评价与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通过统计告警分布,对高铁防灾设备电源类和网络类告警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给出处理和减少此两类告警的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8.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  相似文献   
129.
针对视频监控调度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XML消息模型的通信协议,在监控系统通信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地设计了通信协议数据单元,实现了系统中监控信息实时、准确的交换.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是正确可行的,并且能保证信息的高效传输,为构建稳定可靠、高效的监控调度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0.
针对动车组同轴左右车轮载荷需平衡在一定阈值之内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一种简捷有效的机车车辆轮重检测方法,并逐步对其应用背景、结构组成、使用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一一阐述,同时介绍了其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