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6篇
铁路运输   5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车端联接装置对摆式列车横向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摆式列车的特殊结构出发,建立了车端联接装置的等效模型。利用2M2T摆式动车组统一模型进行其横向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明确了车端联接装置的刚度值对摆式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预测了摆式列车组的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22.
城轨车辆单轴转向架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单轴转向架的主要特点,并对单轴转向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一套单轴拖车转向架的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3.
针对空气弹簧阻尼特性的理论分析、试验方法,对某型轨道车辆空气弹簧产品进行了一系列阻尼试验研究,总结出空气弹簧垂向振幅、节流孔直径及载荷对于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对转向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质量为目标函数,以C级铸钢的静强度为约束条件,根据.TB/T1335-1996所规定的货车转向架部件强度的试验载荷,对副构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采用降低弯矩和变形量的设计方法,以提高副构架结构的静强度.优化方案副构架最大等效应力较原方案降低13.96%~34.69%,结构刚度和应力趋于均匀,副构架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
地铁车辆牵引制动工况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某地铁车辆进行牵引制动工况的仿真。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比较,得出该仿真方法合理可靠的结论;且结果显示同样的牵引制动工况下,动车的一、二系悬挂纵向力要大于拖车。  相似文献   
26.
通过介绍各种橡胶减振弹性元件在轨道车辆的应用情况和橡胶材料有限元分析本构模型的相关知识,研究了橡胶制品大变形的网格重构技术、蠕变特性仿真技术、稳定性的仿真技术和流固耦合仿真技术及其应用成果,结果表明通过有效地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大力促进橡胶减振制品的开发命中率,提升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7.
铁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最优控制策略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由机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和轨道系统参数所决定的。改善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线路等级;二是合理设计机车车辆的悬挂参数。对新修线路来说,提高线路等级会使造价增加,对于大部分既有线路来说,轨道参数是一定的,要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车车辆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半主动控制是近年来机车车辆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半主动控制技术对空气弹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以调节空气弹簧阻尼为目的的最优控制方案,并且运用计算机软件SIMULINK对半主动控制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半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得到更佳的空气弹簧悬挂参数,进而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8.
摆式动车组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摆式列车运行时车体发生倾摆的特征,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2M2T的摆式动车组横向动力学仿真统一模型。通过变化导向机构参数可以得到径向转向架或常规转向架的仿真模型。分析其各个刚体的受力情况,得出统一模型的动力学普遍方程式。编制摆式动车组横向动力学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9.
踏面形状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车轮踏面形状与同一钢轨匹配时具有不同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影响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了我国LM磨耗型踏面和德国DIN5573踏面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IN5573踏面时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优于LM磨耗型踏面,而曲线通过性能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0.
径向转向架是改善机车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有效途径。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径向转向架发展现状 ,阐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基本结构模式。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 2 0 0km/h提速客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提速客车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地改善曲线通过性能和降低轮轨磨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