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82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91.
水下浅埋小间距暗挖隧道灌浆技术与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浆工程为浅埋、小间距水下隧道,针对研究区隧道围岩为强风化砾岩、泥质胶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砾岩裂隙不发育且宽度小,且要求灌浆后隧道围岩有较高强度(大于3 MPa)和不发生有害的渗水,选择能灌入较小裂隙和强度高的超细水泥。灌浆时掺加0.5%左右的减水剂,降低黏度,提高浆材的流动性,便于灌入细微裂隙中,提高其可灌性。加入10%左右膨胀剂,利于防渗补强。根据被灌入的岩土层特性和加固要求,合理选择灌浆浆液性能参数和灌浆参数,并在现场灌浆试验验证。通过浆液配比试验、现场与室内检测,认为该隧道灌浆效果较好。灌浆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改善,强度有较大提高,围岩渗透性很弱。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的研究、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施工阶段高程、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3.
应用SG3525PWM控制器、采用单端反激式变换器,设计制作了一种高压开关电源,并对该电源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所采用的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际应用表明,此高压开关电源具有稳定性好、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要求高电压、低电流的小型电源系统中.  相似文献   
94.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工艺是不同的 ,在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现场施工工艺 ,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度 ,进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5.
加筋挡土墙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筋土是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组合体 ,填土和拉筋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而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起控制作用的是阻挡填土坍落挤出 ,迫使填土与拉筋结合为整体  相似文献   
96.
高速铁路桥台台背土压力试验与空间土压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桥台台后填土从填料选择、施工控制、质量监测等方面均不同于常规铁路。结合试验工程对台背土压力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台背土压力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线性分布不同。软土地基上桥台土压力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填土结束后有一随时间增长而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至最终稳定大致需要3个月时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台背土压力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在同一深度上数值并不相等,中间大,两侧小。用库仑公式计算的结果比数值计算与实测的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97.
冷骏 《机电设备》2013,(2):32-35
螺栓预紧力的准确加载对于螺栓应力分析以及螺栓联接组件的受力特性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型调距桨叶根螺栓为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计算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螺栓预紧力的加载方法进行研究,建模分析计算表明,两种计算方法均能有效地模拟螺栓的预紧效果。  相似文献   
98.
铁大线管道投产后,长期低输量运行,从未进行过内检测。根据NACE RP0502,在铁大线开展了ECDA的适用性研究。CIPS/DCVG检测中,通过安装GPS同步断流器中断所有电流源和在杂散电流干扰段测试桩处安装智能数据记录仪,对CIPS数据进行校正,可以有效识别防腐层缺陷位置和更加准确评价阴极保护水平。评价结果表明:间接检测防腐层缺陷定位准确;管体外腐蚀危害轻;ECDA过程有效。最后,提出完整性管理(PIM)向建设期前移和重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
基本电工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时,由于测量中各种原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测量误差,本文介绍误差的分类,并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介绍消除误差的一些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智能车人机共融驾驶系统中人和自主驾驶系统的驾驶权连续动态分配问题,尤其是因建模误差导致的权重分配方法适应性低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共融转向驾驶决策方法;考虑驾驶人的转向特性,搭建了基于双点预瞄的驾驶人模型,并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了智能车自主转向控制模型,构建了智能车人机同时在环的转向控制框架;基于Actor-Critic强化学习架构,设计了用于人机驾驶权分配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智能体,以曲率契合度、跟踪精确性和乘坐舒适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收益函数;构建了人机共融驾驶权分配强化学习框架,包含驾驶人模型、自主转向模型、驾驶权分配智能体以及收益函数;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招募了8位驾驶人开展共计48人次的模拟驾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曲率适应性验证中,人机共融-DDPG方法优于人工驾驶和人机共融-Fuzzy方法,跟踪性平均提升70.69%、39.67%,舒适性平均提升18.34%、7.55%;在速度适应性验证中,车速为40、60和80 km·h-1条件下,驾驶人权重大于0.5的时间占比分别为90.00%、85.76%、60.74%,且跟踪性相轨迹和舒适性相轨迹都能有效收敛。可见,提出的方法能够适应曲率和车速变化,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跟踪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