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87篇 |
免费 | 218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623篇 |
综合类 | 8735篇 |
水路运输 | 6463篇 |
铁路运输 | 4687篇 |
综合运输 | 8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篇 |
2023年 | 337篇 |
2022年 | 1098篇 |
2021年 | 1442篇 |
2020年 | 972篇 |
2019年 | 608篇 |
2018年 | 515篇 |
2017年 | 591篇 |
2016年 | 567篇 |
2015年 | 1140篇 |
2014年 | 1418篇 |
2013年 | 1747篇 |
2012年 | 2117篇 |
2011年 | 2122篇 |
2010年 | 2223篇 |
2009年 | 2027篇 |
2008年 | 1912篇 |
2007年 | 2077篇 |
2006年 | 1742篇 |
2005年 | 1577篇 |
2004年 | 665篇 |
2003年 | 342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359篇 |
2000年 | 304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5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吸收装置的原理和组成,分析了能耗吸收装置的能量吸收过程和系统控制方式,总结了能耗吸收装置运用过程中的故障种类、故障现象及相应的故障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52.
为提高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其变形控制能力,以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的下穿城际铁路高架结构车站基坑—和平站基坑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伺服系统应用下的轴力设定值确定方法、伺服系统布置方式、伺服支撑体系节点计算3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伺服系统应用方法。结果表明: 1)通过双控法指导数值模拟计算,可以确定各道钢支撑较为合理的轴力设定值。2)伺服系统作用效果与其数量及布置位置有关。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伺服系统的平均标高越低,变形控制效果越好,但浅层伺服系统的控制效能欠佳。3)对于直径800 mm、壁厚20 mm的伺服支撑,采用4.6级或4.8级的普通螺栓即可满足受力要求; 对于两端的钢围檩,建议在其与支撑管节接触范围背后添加2道加劲肋以改善变形及受力状态; 设置抱箍结构可有效抑制管节体系的空间侧向屈曲变形,且设置在二分点处可最大程度发挥变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53.
为解决上海市松江区北九亭地区居民出行,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需将位于沪亭北路的G50临时上匝道移至西侧九杜路,并新建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由于交通功能及流量发生变化,需对九杜路进行局部道路拓宽。为此,在建设条件限制下,结合九杜路交通需求进行了断面布置的多方案比选,以兼顾各种交通需求的通行效率及安全,最终推荐在道路红线范围内采用机动车道5车道及人非共板断面形式。工程建成通车后运行状况良好,断面的比选及布置方式可为同类型道路拓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4.
255.
分析驾驶员在冰雪条件下的驾驶行为特性,建立考虑驾驶员行为特性的跟驰模型,有助于丰富现有交通流理论.通过招募驾驶员开展实车跟驰试验,对比分析正常条件与冰雪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差异.进而基于任务难度均衡理论构建包含人类因素参数的任务难度模块,引入改进后的智能驾驶员模型,并采用车辆轨迹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有效性验证.研究表明:驾驶员在跟驰行驶过程中受外界刺激及自身驾驶能力影响时会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动态调整,试图保持期望间距,且速度与前车一致的状态;冰雪条件下驾驶员采取风险补偿行为,其车头时距波动幅度较正常条件收窄,模型引入人类因素参数可以较好地描述其差异性. 模型有效性验证表明,新模型在6个仿真场景中的表现都优于传统智能驾驶员模型,且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研究结果可为冰雪条件下的交通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56.
257.
258.
259.
260.
为了对比研究A类防撞等级中F型混凝土护栏和直壁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性能,建立两种护栏与客车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显式动力学模块,控制仿真碰撞的试验参数,将大客车模型以规定的初速度和碰撞角度进行计算机仿真碰撞试验,从车辆的加速度、车辆运行轨迹、护栏的最大动态变形量等方面综合对比两种护栏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相比直壁式护栏,F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安全性能、导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