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292篇
水路运输   152篇
铁路运输   142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Abstract

Many researchers have been attracted by the phenomenon of constant travel time, and the time spent on travel has been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understanding travellers’ behaviour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survey conducted in a university in London which includes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commute time and som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wo conceptual structural models are examin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travellers’ choices.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veal some interesting relationships: (1)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commute time; (2) fe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read or listen to music during their journeys, and their ideal commute time (ICT) and current commute time (CCT) generally tend to be longer; (3) academic staff tend to have the habit of working during their commute, administrative staff tend to commute longer while students tend to spend a shorter time commuting; (4) normally, a habit while travelling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CT; those with a habit of reading or working during their commute journey tend to have longer commute times and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CT and commuters’ ICT and tolerable commute time is positive; both hypothesised causal relationships are significant so that a loop is formed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variables, and thus a dynamic modelling process could be envisaged as temporal sequences of those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22.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相关概念,论述了PCB设计中常见的电磁兼容问题,然后分几个方面来讲了PCB的电磁兼容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电路中的抗干扰设计。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当前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需求,采用j2ee平台、java编程语言和oracle数据库来设计并实现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基于工作流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分析了工作流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立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模型。平台的用户管理采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构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异构系统的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用户管理的安全平台。该平台满足政府部门的日常办公需求,降低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改进和完善了工作手段与方式,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4.
采用两点加载的方式,对3片混合设计的高性能HPS 485 W工字钢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截面几何参数对试验梁抗弯承载力、弹塑性变形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合跨中单点加载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对试验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能够准确模拟试验梁抗弯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在非厚实截面范围内对混合设计的高性能钢模型梁进行了关键参数的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两点加载的试验梁,抗弯破坏形态为纯弯段区出现受压翼缘与受压区腹板的局部屈曲;随着翼缘宽厚比的降低,钢梁的塑性转动能力明显提高;随着腹板高厚比的增加,钢梁的抗弯强度和延性均会降低;对相同几何尺寸的模型梁,加载方式改变时,钢梁的抗弯过程相似,但控制钢梁失效的破坏形态不同;对混合设计的钢梁,建议腹板与翼缘材料强度等级差不大于2个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125.
为改变拥挤对策讨论庞杂无序、实效有限的状况,全面检索并总结了城市交通拥挤对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其归纳为时间、对象和技术三维结构模型,阐释了这三个维度上的代表性对策。从问题根本性和现实特性出发,提出了设计和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约束条件,归纳了四项综合对策。对策的设计面向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特征和现实性焦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涉及公交系统设计从满负荷公交向舒适公交转变、落实智能交通系统实效性的重点、以交通管理效能反向约束前导的规划建设环节等。  相似文献   
126.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与时俱进?研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代特色,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新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是应当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好恶倾向的一种心理反映。凡能使人产生理解、友好、激励等良好心理情绪的积极效应是情感的正效应;凡能使人产生憎恶、反感、对抗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消极效应为情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8.
在交通运输方面,海防港是越南北方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站,海防市是越南的北方交通枢纽,与外省市交通联系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海防市的交通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海防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路网密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居民出行以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公共交通为辅,进而提出发展海防市城市交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9.
针对车辆行驶时铝合金车身上某些焊接部位常常发生开裂的现象,对车身常用的A16063材料T型焊接接头低、等和高强度匹配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T型焊接接头受静载荷时的应力应变和焊缝强度对焊接接头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指出,高强度匹配能改善焊接接头性能,并获得了高强度最佳匹配系数,找出了高强度匹配T形接头焊接结构的薄弱位置.  相似文献   
130.
路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目前路基边坡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它们各自的主要原理、特点及其优缺点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路基边坡系统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