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44篇 |
免费 | 18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60篇 |
综合类 | 3051篇 |
水路运输 | 2930篇 |
铁路运输 | 2450篇 |
综合运输 | 3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314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274篇 |
2014年 | 432篇 |
2013年 | 538篇 |
2012年 | 746篇 |
2011年 | 892篇 |
2010年 | 897篇 |
2009年 | 871篇 |
2008年 | 926篇 |
2007年 | 1185篇 |
2006年 | 1204篇 |
2005年 | 772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312.
刘建敏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20(2):120-123
根据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分析了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掺加引气剂的作用,结合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从改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对引气剂在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13.
通过高强次轻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对高强次轻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延性和裂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等强度的轻集料混凝土梁相比,次轻混凝土梁具有较高的刚度,但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梁;使用荷载作用下次轻混凝土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次轻混凝土梁在破坏时都表现出较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314.
研究混合判断矩阵的排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判断矩阵排序法.定义一类新型混合判断矩阵,利用C-OWA算子、C-OWG算子及三角模糊数期望值公式分别将区间数互补、区间数互反和三角互补互(或互反)判断元素一致化为数值型互补与互反判断元素.基于一致性互补与互反判断矩阵的定义,建立一个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方案的排序向量.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判断矩阵序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易于上机实现的特点.通过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15.
基于ANSYS与VC接口实现气门参数化建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利用VC封装ANSYS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命令流,使气门参数化,并将APDL命令流文件自动读入ANSYS进行气门有限元分析.系统建立的友好参数输入界面,可直接输入气门结构参数,从而建立气门的有限元模型,替代ANSYS人机交互的GUI方式,从而避免了气门建模与分析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提高了气门建模的工作效率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16.
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构造简单、连接方便、使用灵活、承载力高及延性好等优点,但作为受弯构件,其抗裂性能及抗弯刚度等优势不是很明显。对其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加其抗弯刚度,提高其抗裂性能,增加其耐久性。分析预应力外包钢混凝土矩型受弯构件结构及受力特点,以外包钢屈服、受压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应变值及预应力钢筋是否屈服为条件,将预应力外包钢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模式归纳为四种,给出其相应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17.
以小西湖矮塔斜拉桥为例,通过引入拉索自振频率影响度的概念,分析了拉索的存在对矮塔斜拉桥自振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矮塔斜拉桥的自振特性与相应连续梁桥(或刚构桥)的区别;在分析矮塔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振型贡献率的概念,分析了高阶振型对矮塔斜拉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矮塔斜拉桥的振型耦联效应.最后较全面地总结了单索面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对进一步认识矮塔斜拉桥的动力性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18.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丘脑网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丘脑网状核(TRN)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14.7±1.6)Hz(n=23)和(33.8±3.0)Hz(n=29),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对照组大鼠,17%的神经元呈现不规则放电,83%为爆发式放电;而在PD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7%、45%和48%,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诱发大鼠TRN内GABA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高,爆发式放电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皮质-TRN兴奋性神经传递增强和苍白球-TRN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319.
目的通过活体实验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法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学的评价对MCAO大鼠进行判定和筛选;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S100β的含量。结果MCAO后2 h大鼠呈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评定为1-2级的仅有2例出现明显脑梗死区,3级的为全部。VIP注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较对照组减少约25%(P<0.05);血清S100β浓度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神经学评分3级作为MCAO模型成功的判定标准是较为可靠的。VIP脑内注射可明显减小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VIP可以降低S100β的含量,这可能涉及到VIP的另一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