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介绍国内外ABS、EPB线束及线缆的发展情况,指出线束失效的严重性。列举案例分析线束失效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ABS、EPB线缆失效的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为ABS、EPB线束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2.
73.
最低评标价法能够进一步规范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维护招投标各方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科学、诚信的招投标工作机制,促进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大熊猫生境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导致川西高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科学、快速、实时地对川西高原大熊猫柄息地进行评估,以景观生态学和空间分析为理论基础,利用VB.NET平台和ArcEngine工具设计、实现了大熊猫生境评估系统,并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提取适宜面积核心斑块和潜在廊道的方法.该系统良好的交互性可方便用户实现生境评估与保护区景观格局设计,为保护大熊猫生态环境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5.
王楠 《船舶工程》2017,39(S1):5-6
利用CFD的计算技术对2500m3和8000m3耙吸式挖泥船两型船的尾部线型进行对比和优化,得出光顺平缓过渡的尾部线型可使耙吸船的总阻力得到下降的结论,同时剖析了两型船总阻力下降百分比不同的原因,为浅吃水耙吸挖泥船的尾部线型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山区性河流枢纽回水变动段航道因受上、下游枢纽调节以及工程整治方案等多因素影响,水文条件复杂多变,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成为关键性难题。依托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航道建设工程,采用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关键数值,并提出按90%通航保证率设计航道工程,取分枯期和汛期两种最不利工况,沿程水位下包线作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成果解决了工程的关键问题,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首先,向各位简单介绍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中船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现有71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骨干造船厂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中国重要民船设计单位。各成员单位主要分布在中国上海、广州等南方沿江沿海地区。中船集团公司成立8年来,紧紧抓住世界造船业和航运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经营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造船生产方面,2006年,中船集团公…  相似文献   
78.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0℃车辙试验,分析了温度、基质沥青针入度大小、乳化沥青用量、水泥掺量、含水率和养生时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后期强度形成后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且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没有热拌沥青混合料敏感;采用低标号沥青或增加水泥用量均能提高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二者的变化对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不大;随着养生时间增加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且早期含水率变化对抗变形能力影响显著,而后期含水率变化对高温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9.
80.
针对毛乌素沙漠沙样,采用重型标准击实法、干振法和水振法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提出采用水振法作为沙体标准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现场试验段采用不同机械组合分段进行碾压试验,得到各施工工艺下沙漠地区公路路基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和强度,验证了水振法作为标准干密度试验方法的合理性。根据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变形和稳定性对压实度要求,提出了沙漠地区公路路基的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