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191篇
综合类   184篇
水路运输   187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货车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 ,轮 (轴 )重偏差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和制动性能的影响也会加剧。为了检测货车车辆轮 (轴 )重偏差 ,设计了货车车辆轮 (轴 )重测试系统 ,能够完成轮重测量 ,并可提供轮重偏差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52.
采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浮电磁铁的磁场进行计算.对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悬浮电磁铁导向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电磁铁发生偏移后,磁力线的总体分布并没发生很大变化.只在气隙处发生了扭曲;列车在直道正常运行时并不受导向力作用的影响;在气隙和偏移值一定时.悬浮电磁铁产生的导向力和悬浮力之间的比值基本上不随线圈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该研究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航、列车在弯道运行过程中的导向能力考核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
倪建华 《水运工程》2004,(10):93-96
考虑合(肥)裕(溪口)航道整治裕溪船闸公路桥改造工程既受长江大堤、裕溪节制闸,船闸等建筑物的限制,又须满足船闸的营运要求,文章介绍了该公路桥的方案设计,桥梁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4.
采用自主技术研制了新型温拌温铺添加剂,采用简单混合的方法添加在沥青中,制得了温拌沥青,研究了添加剂对温拌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AC-16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了温拌沥青的拌和温度和路用性能,确认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155℃的拌和温度下和热拌混合料在175℃的拌和温度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一致。试验证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此温度下的水稳性、高温稳定性和渗水性等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混凝土工厂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阐述了环保型混凝土工厂设计的环境标准,就混凝土工厂的粉尘和噪音源进行了论述.结合实践,着重对混凝土工厂的粉尘和噪音控制方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6.
非结构动网格方法在内燃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动态层和弹性平滑结合的非结构动网格方法,在网格运动方向进行网格合并和分裂。由于动态层方法可视为网格重构方法的特例,提出了一种内燃机缸内过程处理的二阶精度的插值计算方法。当网格运动达到一定条件时,将多组网格层同时合并或分裂,减少了网格合并和分裂次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流场计算部分,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流场控制方程,运用SIMPLEC算法求解NS方程,开发了内燃机三维CFD数值模拟程序,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7.
结合江苏大学和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实践经验,从政策导向、各自作用、合作形式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以产业联盟为主导的海工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58.
江辉  朱晞  倪永军 《铁道学报》2011,33(3):91-99
近场地震动和远离震源地区的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显著区别,速度脉冲是其造成巨大震害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必要深入研究近场速度脉冲破坏能力的合理度量指标。在既有脉冲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采用三角函数叠加不同比例高频分量的速度脉冲模拟模型,考虑地震下结构的累积能量和瞬时能量需求,以强度和能量为指标,对近断层地震的速度脉冲效应进行单自由度(SDOF)体系的谱分析,对不同脉冲参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对比。结果表明:同类脉冲下,累积输入能量受高频地震分量影响明显,而瞬时输入能量则主要取决于速度脉冲的自有强度,脉冲持时与结构自振周期之比、脉冲峰值是决定结构地震响应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构建表征速度脉冲强度的度量指标,并采用14条包含典型脉冲的近场地震记录为输入,以一座五跨连续梁桥为算例验证该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9.
汇入行为是导致高速公路、快速路汇入区瓶颈失效的根本原因,也是引发车辆冲突、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基于上海虹许路汇入区高精度轨迹数据,在经典的3类汇入行为(自由、协作、压迫)分类基础上发现并定义了一类新的汇入行为:主动-回应汇入,即在目标车道插车间隙不足的条件下,汇入车辆通过横向偏移主动表达汇入意图,引发后车合作让行,从而实现汇入。由于传统的换道类型划分方法已不适用于描述瓶颈区汇入过程的复杂交互现象,因此根据汇入车辆的横向位置将汇入过程划分为4个时段,以目标车道后车让行的时段不同对4类汇入行为进行了重新划分。基于此对虹许路汇入区轨迹数据中的汇入行为进行分类,并比较主动-回应汇入行为与经典的3类汇入在汇入位置与汇入间隙变化分布的差异。进一步,采用风险空间理论判断目标车道间隙的可汇入程度,并结合混合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实现对后车的让行意图识别,建立了主动-回应汇入模型。最后构建了瓶颈交通流仿真原型系统以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宏观交通流层面,主动-回应汇入行为在汇入位置、速度和间隙的分布上与实证数据一致,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行为层面,也能再现定义描述的"主动试探-两车博弈-回应让行"的过程。该研究成果对解析瓶颈交通流早发性失效机理、揭示汇入风险变化过程以及设计符合人类驾驶人交互特征的自动驾驶汇入策略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填充墙和框架协同工作,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会使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改变.为了研究有无填充墙、填充墙的布置方式对RCS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文中基于一组RCS组合框架拟动力试验,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通过LINK单元建立了5个填充墙等效弹簧斜撑模型,进行模态分析、pushover分析,分析了塑性铰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 RCS纯框架模型塑性铰发展情况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RCS组合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在0.3~0.6左右,当RCS结构考虑填充墙时,RCS组合结构底部薄弱层的出现使得"强柱弱梁"失效机制无法实现;中部薄弱层和顶部薄弱层不影响"强柱弱梁"失效机制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