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259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5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平顺抛石护岸在长江中下游应用最为广泛,能够增强堤岸的抗洪能力,保障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沿江各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然而,护岸块石常常发生滑落导致护岸破坏。为了解其破坏机理,进行了不同岸坡坡度、不同块石粒径及大小、不同流速等条件下的水槽试验,从块石受力、弯道水流特征、块石位移特征及坍塌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抛石护岸的水毁,提出了抛石护岸破坏程度的判别指标并给出需要维护的时间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气象预警技术在公路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中具有主要的作用。文章系统阐述了公路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的原理,并对其气象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公路智能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3.
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专用中间文件格式和使用公共数据模型格式等。针对专用中间文件格式DXF在传递模型属性信息时存在信息丢失的情况,基于IFC实现地形模型跨平台共享,且保留了模型属性信息的完整性。结果表明,IFC作为一种开放的建筑产品数据交换和表达的国际标准,为BIM应用系统之间模型信息数据的共享提供了一种思路。研究成果对于测绘单位开展BIM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江河中无序的采砂活动对航道条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在采砂活动中规范采砂方式、保护航道条件,减小采砂对航道的影响至关重要。以曼厅大沙坝某采区为例,采用平均水深有限元水流运动二维数学模型,对原采砂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计算和比较,提出采前对原边滩进行加固保护、控制采挖高程以及调整采区平面尺度等优化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5.
针对航道BIM设计过程中测绘要素集成和模型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基于专用中间文件格式和公共数据模型格式实现测量BIM模型共享的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测绘要素集成及测量BIM模型传递共享的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模型共享具有优越性,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测绘BIM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BIM技术无法管理条带状工程、难以表达工程周边地理信息等难点,通过梳理BIM与GIS数据特点,研究探索BIM与GIS融合技术,提出了通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实现BIM与GIS融合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在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BIM与GIS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BIM与GIS数据一体化浏览、显示、管理、分析等功能,解决了BIM无法管理大范围工程、无法反映工程周边环境的不足,为BIM与GIS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48.
防波堤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梳式防波堤和带减压倒L型胸墙的斜坡堤都是防波堤结构的创新。梳式防波堤集消浪、轻型、便于透流等特点为一体,属国内外首创;带减压倒L型胸墙的斜坡堤有效地利用了波浪相位差减少了波浪水平力,利用排水通道减少了浮托力,延长了防波堤寿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9.
为实现在大涡模拟(LES)中准确评估强风湍流对大跨桥梁的作用,关键难点在于生成符合桥梁真实强风特性的入口湍流。为此应用了一种新的规则化波矢量随机流生成方法PRFG3(Prescribed-wavevector Random Flow Generator),该方法遵守连续性方程和泰勒假设,可准确模拟目标湍流的脉动风谱、湍流度和湍流积分尺度等风特性参数。首先利用西堠门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S)2016年内采集的风速数据,选取了该桥址区10 min时距平均风速较大但风特性不同的2个强风样本,分析得到相应的强风特性参数;然后采用PRFG3方法合成了符合上述2个实测强风特性的均质各向异性湍流,同时为验证该方法用于主梁节段模型LES入口湍流的适用性,还模拟了缩尺比为1∶50的强风湍流场,并基于OPENFOAM平台,将3类风场赋予LES入口进行了数值计算;最后将LES流场中多个监测点的湍流特性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个实测风场在顺风向、横风向、竖风向的脉动风谱均与Von Kármán谱接近,顺风向湍流积分尺度最大约为192 m,各脉动风...  相似文献   
50.
由于无线通信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其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无线信道成为通信系统仿真研究的重要目的。确立信道仿真模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得到实际信道的统计特性,该文针对Jakes提出的信道模型,通过仿真来分析其局限性,并参考其中的谐波叠加(sum of sinusoids,SOS)法,来建立一种采用了随机分支增益、随机初始相位和有条件的随机多普勒频率改进的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