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主桥采用(58.5+116+3×340+116+58.5) 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为国内首座公铁平层合建的多塔斜拉桥。金海桥塔多联长,采用何种结构体系提高结构刚度、减小温度效应及改善结构受力是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此,在总结既有多塔斜拉桥经验的基础上,比选了半漂浮体系、刚构-半漂浮体系、梁式支承体系以及首次在多塔斜拉桥应用的刚构-连续体系。通过对4种结构体系的刚度,结构受力等分析,并考虑构造要求和经济性,推荐采用刚构-连续体系,即两中间塔墩梁固结,两边塔梁固结、塔墩分离。该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主梁、桥塔及斜拉索受力较优,同时降低了温度效应的不利影响,车桥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振动性能良好,行车舒适性优。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IGBT的开关过程,针对IGBT的开关特点设计了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新型IGBT驱动器,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模组级短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驱动器具有更好的驱动特性和保护性能,桥臂直通短路保护速度提高了5倍,短路功耗下降了71%。  相似文献   
73.
市域快轨双制式供电能有效连接城市轨道交通和干线铁路体系,充分发挥交、直流供电系统各自的优点,在市郊区域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首先根据交、直流供电系统的特点,提出整合交、直流供电车载牵引系统方案;然后介绍主电路的配置、受电弓,以及高压检测、保护装置等器件本身针对双制式供电进行的适应性更改;其次,具体介绍牵引变流器中四象限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滤波电抗器的优选方案,辅助逆变器的布置、变压器隔离的方案和变流器冷却方式的选择;最后,提出对牵引电机在冷却方式、功率、质量和外形尺寸方面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高粘度基质沥青(AH-30)、重交沥青(AH-70)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SST剪切和贯入剪切试验,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性能.结果表明:高粘度基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性能优于重交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抗高温车辙能力明显,可适用于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相似文献   
75.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伟  刘云全  王连广 《公路》2008,(1):180-184
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出发,通过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几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表明,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6.
针对高压、高转速工况下高压泵滚轮工作表面出现异常磨损的现象,利用ANSYS软件对不同偏心轮转角下的偏心轮与滚轮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方案可行。这对提高高压泵的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某船柴油机由于汽缸体缸套装配凸肩出现严重裂纹,在修理时采用镶套的方法进行了修补,文章根据标准对镶套进行常规强度校核和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整个修理方法完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控制后排女性乘员下潜现象的发生,避免设计验证阶段出现重复设计,根据设计变更难易程度将下潜影响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和可变因素,提出了概念阶段优化不可变因素和设计验证阶段优化可变因素相结合的防下潜设计方法。结合某平台车型,对安全带点位和防下潜结构位置等不可变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带点位和防下潜结构位置对下潜影响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可变因素量化的设计要求。基于优化好的不可变因素,对防下潜结构的强度、安全带配置等可变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防下潜结构强度、安全带配置对下潜影响大,并提出了可变因素设计要求。在整车项目开发中对6 种设计要求分别进行了整车试验验证,下潜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9.
李子杰  黄昊  欧阳昕  赵鼎鼎 《船舶工程》2020,42(S1):498-499
开展了盐雾试验的严酷度对试验结果的加速性影响研究,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试样:铁板、铝板、不锈钢等。调节试验NaCl溶液的浓度、盐雾沉降量、试验温度、连续喷雾和间歇喷雾4个参数,在每个参数的不同严酷度下针对每个种类的样品进行盐雾腐蚀试验,分析试验后的腐蚀结果和程度并根据拟合分析得到不同严酷度对于每种样品的试验结果的加速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