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97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一种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实验室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合理地综合评价带有模糊的复杂的多因素系统,将模糊矩阵与模糊积分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一种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与因素权重的方法,最后提供了一种综合实验室的手段,该理论与方法可广泛用于带有模糊性的类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2.
基于ANSYS显式动力分析建立了三维瞬态轮轨接触力-热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温度对热-弹塑性材料参数的影响;以初始温度30℃、轴重16 t、初始速度300 km·h-1、滑滚比30%工况为例,研究了车轮在经过钢轨典型断面前、中、后3个时刻下钢轨踏面的接触压力、有效塑性应变、温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列车轴重、钢轨踏面状态、列车牵引和制动状态对钢轨踏面最大温升与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并基于钢轨马氏体白蚀层的形成机制讨论了钢轨擦伤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计算工况下,钢轨踏面最大接触压力为1 186.43 MPa,出现在接触区中心位置,车轮通过后钢轨内部存在部分残余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钢轨最大有效塑性应变为0.028 2,最大温升为554.55℃;随着列车轴重从12 t增大至16 t,钢轨最大温升由339.89℃增大至402.79℃;钢轨踏面摩擦因数由0.2增大至0.6时,钢轨最大温升由230.93℃增大至519.25℃;滑滚比由10%增大至40%时,车轮制动和牵引引起的钢轨最大温升分别由264.52℃和362.10℃增大至700.46℃和819...  相似文献   
163.
根据船舶设计、检验中的一些体会,针对内河游艇狭小的室内空间中如何获得舒适、谐趣、明朗、宽广的感觉和享受,提出在船舶设计中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来进行室内空间环境处理的手法和观点,以供船舶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4.
晏致涛  李杰  张璞  游溢  宫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0,55(5):994-1000, 1027
目前的风沙风洞大多适用于风沙地貌、风沙环境的研究以及防护治理,而用于结构风工程的风沙风洞很少,因为其需要在一定高度处能够实现风速和风沙浓度可调的均匀稳定段.为了研究直流漏沙式风沙风洞中风沙流的分布规律,运用FLUENT建立风洞模型,通过对已有的漏沙风洞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基于风洞风速、漏沙体积分数、漏沙速度等参数对风洞风沙流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平多口风洞漏沙装置.对该风沙风洞的分析表明:在试验模拟浓度的范围内,风洞风速越大,同一位置的沙粒分布高度越高;漏沙体积分数和漏沙速度主要影响单位时间内进入风洞的沙粒质量,且试验位置沙粒浓度的峰值与单位时间进入风洞的沙粒质量成正比;该风沙风洞可以得到约1/2风洞高度的沙粒浓度均匀试验段,并可以通过调节漏沙体积分数、漏沙速度和试验位置可得到试验所需的试验风速及对应的沙粒浓度,使其能很好地完成风工程中的风沙定量试验.   相似文献   
165.
2001年3月21~23日中国铁道学会四届六次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王德芳秘书长作工作报告,国林理事长作了重要讲话,协调平衡了2001年度学术活动计划,还进行了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的经验交流。 2001年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铁道部工作会议精神与中国科协“六大”精神,落实铁道部党组关于加快铁路技术创新的决定,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铁道部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活动,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组织管理,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民间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科技期刊,提高办刊水平和质量,发展科技咨询,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2001年学术活动的要求是依靠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学科众多,知识密集,跨地区、跨部门、横向联系的优势,紧紧围绕铁路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的课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继续贯彻“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突出重点,分级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抓重点,精心组织抓成效。 2001年学术活动初步确定以下几方面重点课题: 铁路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研讨会、青藏铁路技术装备与施工技术运营管理研讨会、加入WTO后铁路利用外资实施对策研讨会、行车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立研讨会、脱轨机理及对策研讨会、25$t轴重货运技术发展与对策研讨会、秦沈高速技术及装备研讨会、城市轨道交通学术年会、中国城市间轨道发展及动车组技术装备研讨会等。 会议还对科普工作、科技咨询活动、办好科技期刊、加强组织和作风建设等进行了安排。 (何四本供稿)  相似文献   
166.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广泛采用水泥砂砾基层,为防止基层开裂,应该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本文从原材料进场、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初期养护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施工中影响砂砾基层开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7.
为探究公路铁路活载对三塔超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的影响,以某公铁长江大桥为研究背景,建立有限元全桥模型。利用影响线确定活载最不利加载位置,分析铁路活载和公路活载对主梁、主塔、斜拉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铁路和公路活载加载长度的改变,桥梁结构响应在主梁竖向位移、主梁压应力、主塔顺桥向位移、主塔顺桥向弯矩、斜拉索索力增幅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铁路活载引起的桥梁结构响应是公路活载的3.2~4.2倍;对于主梁和主塔,当铁路活载加载长度分别增加5.4%、22.2%、18.2%,结构响应对应增大35.90%~36.90%,8.27%~13.07%,4.40%~8.38%;对于斜拉索,活载作用下索力最大增幅位于跨中附近;按照偏安全的到发线长度加载比按照列车可能最大长度加载,在桥梁设计上更具有安全冗余度。研究成果可为超大跨度铁路桥、公铁两用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铁路重要干线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技术构成更加复杂,运营管理难度相对增大,因此有必要对铁路重要干线开展风险评估,做到防患未然。深入分析可能导致铁路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源,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及专家调查法,建立铁路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9.
结合可视化编程语言VC++的优点实现和AutoCAD的结合,采用最新的面向对象技术、图示化技术,提出并建立牵引变电绘图软件包开发的方法,通过牵引变电站接线图进行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70.
简要介绍了搅拌摩擦焊的原理和技术特点,重点研究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强度性能和焊接工艺,通过对搅拌摩擦焊(FSW)与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的比较,表明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明显优于MIG焊.另外还提出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质量检验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