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471篇
公路运输   2344篇
综合类   2675篇
水路运输   2230篇
铁路运输   1293篇
综合运输   23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40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出发,利用两节点空间铰接杆单元有限元法,由节点模态位移推导出单元模态应变,提出采用损伤结构前后的单元低阶模态应变差作为桁架结构损伤定位的动力指纹,建立一种基于杆单元模态应变的桁架结构损伤定位方法.数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在低阶模态测试自由度信息条件下,针对单处或多处损伤、支撑处损伤、轻微或严重损伤,以及多种损伤共存等不同损伤状况的桁架,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根据损伤单元模态应变的差值确定出损伤程度;且在一定噪声水平下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适用于实际观测条件下的桁架结构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102.
对下承式64 m双线钢桁结合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采用空间梁、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连接根据剪力钉刚度,采用弹性连接模拟,通过二期恒载、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工况的计算分析,研究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受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下承式钢桁结合梁中由于混凝土板与主桁下弦杆共同作用承受纵向拉力,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对桥梁结构内力影响较大,设计计算时不适合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板刚接或换算截面法,建议根据剪力钉刚度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模拟,不同荷载工况可按结构受力对剪力钉刚度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3.
为实现与CTCS-3级列控系统相关的安全信息在GSM-R系统中安全、可靠地传输,提出车-地无线通信端到端通信安全增强解决方案。该方案改进CTCS-3级列控系统的数据通信安全功能,可根据用户安全需求的不同等级,实现通信系统双向认证,或通过可信任认证中心使车载移动终端和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实现端到端认证。通过收发方的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验证来提供信令完整性保护机制,防止信令被有效破坏。给出灵活的端到端信息加密解决方案,防止信息泄露、窃听,并阻止恶意入侵和干扰,使整个通信通道都得到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04.
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刀盘的挤压作用,土仓压力不等于掘进面土压力。为研究二者的关系,提出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方法。建立模拟盾构掘进的ANSYS三维模型,结合盾构前方土体(或构筑物)的实测变形数据,调用ANSYS优化分析模块计算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该方法的适用区域为:位移监测点位于主要受掘进面土压力挤压作用区域的土体内。以上海地铁7号线上行线隧道斜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下行线隧道盾构施工工程为例,采用该方法对掘进面土压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本工程中的适用范围为盾构掘进刀盘距既有隧道中心线6~18m的区域;掘进面土压力约为土仓压力的1.17倍。  相似文献   
105.
对目前货车转向架装用的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体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旁承体两侧翼橡胶层在安装及工作时的应力,给出了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体在安装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铁路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7.
双孔盾构隧道地表位移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双孔盾构隧道近接施工,通过定量控制隧道外套的水囊注放水的方式模拟盾构隧道的地层损失。研究了横断面地表沉降的量值、分布规律以及随盾构推进距离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结果表明:水囊注放水方法可以有效模拟盾构隧道地层损失;盾构推进距离和隧道相对位置关系对地表沉降的量值和分布规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用现场监测数据来定量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可以为指导施工、保护环境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须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及监测技术支持下,全面考虑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多种环境要素,选取适当的指标,制定出一套既规范而又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和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以准确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变化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9.
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普速铁路10kV贯通线采用架空方式为主、电缆线路为辅,10kV贯通线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系统。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大量使用电缆线路,长距离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远大于架空线路,且10kV贯通线电缆线路与通信信号电缆长距离接近平行敷设,应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特点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论:经调压器供电的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当调压器容量为250kVA及以下时,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宜按单相接地电流小于4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变配电所接地网电阻值宜按R≤1Ω设计。  相似文献   
110.
杨凡 《铁道技术监督》2010,38(10):18-21
以酸性激发剂、碱性激发剂、可溶性无机盐激发剂和木钙作为矿渣水泥的激发剂,对矿渣的激发活性进行研究。先分别加入一种激发剂研究不同激发剂对矿渣活性的激发,然后根据各种激发剂对矿渣活性的影响,进行复合优化并测试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激发剂对矿渣的激发基本不起作用,碱性激发剂、可溶性无机盐激发剂和木钙都能提高矿渣的活性,复合激发剂对提高矿渣的活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