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7篇
  免费   417篇
公路运输   1790篇
综合类   2157篇
水路运输   1708篇
铁路运输   943篇
综合运输   19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一桥梁施工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悬臂施工中使用的菱形挂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3种简化模式计算底模纵梁的承重分配,对比发现将底模纵梁承受的外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并分配至挂篮下前后横梁的方法是最优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挂篮底模纵梁承重分配系数进行优化,从而简化了繁琐的挂篮底模纵梁受力分析计算,保证了挂篮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2.
孙铁锐  李成龙 《船舶工程》2020,42(S1):56-60
本文依托一种自浮式水下基床整平机,对该整平机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升降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升降系统;对组成升降系统的升降机构提出了液压环梁插销式升降机构、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和液压缸升降机构,对支撑机构考虑了十字转动支撑机构和万向球轴承支撑机构,对锁紧机构提出了楔块锁紧机构和棘爪锁紧机构,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升降系统由液压缸升降机构、十字转动支撑机构和棘爪锁紧机构组成;最后对棘爪锁紧机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得出棘爪锁紧机构所受最大应力为154.52MPa小于其许用应力172.5MPa,验证了棘爪锁紧机构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3.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某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降速航行后的球鼻首进行优化。采用Catia建立船体三维模型,为了产生不同形状的球鼻首,选取球鼻特征参数来描述其基本结构;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抽样方法得到12组不同形状的球鼻首,提出运用非线性拟合能力较强的BP网络构建球鼻首参数和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训练后的网络进行极值寻优。结果显示,优化船型的阻力系数显著降低,说明该方法对球鼻首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造价低、平整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修复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为了得到碱渣掺量对刚性再生基层不同龄期下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不同的碱渣用量,通过养护龄期为7、28、90、180 d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比分析不同体系间的差别.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各个碱渣掺量下半刚性再生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均不断增大;随着碱渣掺量的增加,二灰稳定半刚性再生基层在养护龄期的前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不断增大,且在碱渣掺量小于3%时,增加量较大;在养护龄期超过28 d后,随着碱渣掺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逐渐减小,且在碱渣掺量超过3%时,减小量增大,最终小于不掺碱渣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在保证力学性能最佳的情况下,碱渣代替石灰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3%.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由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推广带来的风险,安全评估作为重要的监督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对重庆与纽约2个典型城市的互联互通CBTC系统架构分析的基础上,从安全评估标准、风险评估方法、安全认证过程及活动等3个方面对二者的安全评估进行详细对比.结合二者自身互联互通CBTC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制定了相适应的安全评估规则,并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实现了系统既定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28.
常规减摇鳍多采用鳍角反馈控制方式,实际减摇效果很难达到理论设计水平。主要是由于产生控制力矩的升力是估算值,与实际值有较大偏差。文中分析了偏差产生原因并以此为据,避开多种干扰因素和繁琐的理论推导;设计了内含轴芯的空心轴,运用欧拉—伯努利梁刚度矩阵进行理论分析;将难以测量的升力转化成易于检测的位移量,建立两者的量化关系,并探讨了三种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可拆卸的端盖和两种传感器安装方式,便于维修检测。以实际装船的某型减摇鳍设计参数为依据,通过计算和仿真对比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9.
通过九屏幕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梳理了轨道车辆车下线缆波纹管穿线的技术难点,提出新的波纹管自动穿线方案。通过方案成本核算、效率分析和工人体力负荷改善性分析对新的波纹管自动穿线方案进行评价。改进后的波纹管穿线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受力形式,以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采用的新型梁顶混凝土锚固构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开裂特征。结果表明:在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作用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索力作用下,C7锚固块更容易发生破坏,将其作为试验构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发现锚固块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张拉至设计索力的过程中,应变增幅基本上线性增加,卸载后同样呈线性减小,说明混凝土受力处在线弹性阶段,且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试验荷载加载至140%设计索力时,锚固块前端倒角位置开始出现细小裂纹且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开展。当荷载卸载至0时,之前出现的裂缝随荷载的减小逐渐闭合,宽度肉眼不可见,表明该构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