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60篇
综合类   192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176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周智勇  李翔  谭文浩 《船电技术》2019,39(10):11-14
针对某船舶充电站温度场仿真相关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介绍了某船舶充电站温度场仿真的目的及意义,论述了温度场仿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对温度场仿真模型进行优化分析的相关方法及其特点。论文成果对某船舶充电站温度场仿真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为满足长江车客渡运业对安全、环保、节能减排、车辆重载及经济性的发展需求,通过主尺度、船型、阻力推进、操纵性、船体结构等方面的数值分析与性能优化,结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系统特性、系统架构、储能装置、变速发电等关键技术分析,设计了综合经济技术优良的新型电力推进车客渡船,实现了船舶重载能力和载重量提高而空载重量降低,操纵性能优化,营运安全性更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新型电力推进车客渡船设计与优化分析可为电力推进内河车客渡船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3.
基于排队论的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防空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排队论的方法,研究了舰艇编队网络中心化防空作战体系,建立效能评估模型,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公司利用液压传动原理设计了一台50t手动液压压力机.介绍了液压压力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选择.并介绍了机架构造及强度计算.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55.
谭文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3):79--83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区庄站多层立体交叉隧道工程概况,系统总结重叠段隧道施工工况及关键控制技术;对交叉重叠段地面沉降、5、6号线隧道拱顶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主要关键施工技术;最后提出近接群洞隧道施工安全距离、下层隧道初支完成后,即可进行上层隧道施工等关键结论.  相似文献   
56.
为了更好的分析小半径曲线段沥青路面病害特征,对重载交通条件下直线段和不同半径(35m/50m/65m)弯道段汽车横向轮迹荷载分布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了直线段和不同半径弯道段轮迹荷载横向分布特征,以此为依据分析认为小半径弯道沥青路面病害主要为疲劳网裂、水损害,研究了病害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给出了相应的建...  相似文献   
57.
时间统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导航、通信、电力等各行业,尤其在国防领域有着重要用途。时间统一对舰艇的作战和各项试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舰载作战系统重要装备之一,时统设备主要用途就是为全舰武器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信息。结合已交付装备的某型自研时统设备,讨论了该设备中串口通信技术及其主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8.
玻璃钢船艇工业在国际上是一个较大的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玻璃钢船艇工业已和海船一样有着巨大的市场,其中玻璃钢游艇和高速艇发展更为迅速,其年销售额几乎和海船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59.
魏森  谭健祥  张观福 《时代汽车》2021,(8):153-154,157
发动机缸盖型号多、更新换代快,便建设了以随行托盘为主要夹具的生产线,并充分利用随行托盘的优势,两种方式定位,一站式使用,数据追溯,机械防反,大为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本文将从随行托盘的机械结构、RFID数据结构和工艺路线来分析随行托盘的应用性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0.
针对南海百米左右水深边际油田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的水下储油方式。介绍了方案的基本配置、工作流程及维温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功能的舱室和布置监测仪器,保留了油水置换低投资的主要优点,避免了环境污染。各种设备位于水面以上,维护方便。基本解决了制约工程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