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2篇
  免费   903篇
公路运输   3354篇
综合类   3786篇
水路运输   3269篇
铁路运输   1876篇
综合运输   38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929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870篇
  2005年   673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渔家乐"船舶是由渔船改造的一种休闲渔业船舶。文章介绍了北海旅游市场"渔家乐"船舶营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渔家乐"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监督管理上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72.
吴震洲 《集装箱化》2008,19(11):21-22
绝大多数港口装卸设备安装在户外,防水、防潮措施如果不到位严重影响其正常运转。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雨季较长,时受大雨、暴雨、台风等天气影响,码头设备的防水、防潮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73.
介绍了Superpave技术的应用背景,并分析了马歇尔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应用Superpave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点进行介绍,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4.
介绍在WEB组件开发中标签的定制,结合基于SOA架构的项目实例给出定制标签的意义、原理步骤及本质.  相似文献   
875.
对相关技术标准中有关转K2型转向架提速改造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距离的规定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76.
轮轨摩擦温升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元法和移动热源法,建立了轮轨摩擦非稳态传热计算模型,分析了车轮全滑动工况下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异同,以及轮载、摩擦系数和相对滑动速度对钢轨摩擦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模型能模拟轮轨摩擦过程中钢轨纵截面温度变化规律;三维模型不仅能模拟钢轨纵截面温度变化规律,而且能模拟摩擦热的横向分布规律.车轮滑动过程中,摩擦热在轨面上引起的热影响区宽度在接触斑横向宽度范围内;接触斑中心处热影响层最厚,越靠近横向两侧,热影响层越薄.轮重不仅影响钢轨表面最高摩擦温升,而且影响热影响区域的大小;相对滑动速度越大,热影响层深度和宽度分别变浅和变宽;摩擦系数越大,热影响区越大.  相似文献   
877.
船舶结构混合变量优化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针对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混合离散变量现象,对遗传算法进行了若干探讨和改进,以直接获得实用的最优解。通过两个船舶结构优化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8.
微机控制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周丽艳 《铁道学报》1998,20(5):22-27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将驼峰纵断面、调速设备、钩车重量等级及走行性能等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的。利用速度逼近法,把难行车速度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使中行车和易行车速度曲线向难行车速度的曲线靠拢,最大限度缩小难、易行车溜行时差,提高推峰速度。它借助于微机,采用仿真技术及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合理布置调速设备,充分提高其利用率,满足安全高效的双重要求,获得较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879.
介绍世界游船市场、客源和游船船型及国际游船旅游现状,阐述游船对于区域和城市经济的作用。分析东北亚地区地理特点和经济环境,提出以吸引欧美游客为主建立东北亚游船旅游区域的观点.对东北亚游船市场存在的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港口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80.
油气水的高效分离是陆上和海上油田在油气生产、输送、存储中关注的问题,复合式分离方法是近期的发展方向."十五"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列入了该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自2001年开始的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新型复合式分离器研制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首先通过文献总结、专利调研和国内现场考察,提出了集重力、离心、膨胀于一体的复合式分离方法,采用以实验为主,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的研究路线.2003年力学所建成了模拟油气水分离的实验装置.2004年对离心和重力膨胀的关键部件--螺旋管、梯型管等进行了不同粘度、不同流速、不同油水配比条件下的油水分离实验.得到了螺旋管回转半径、开孔数量、孔径、方向,T型管垂直管的高度、数量、管径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配合直管和螺旋管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上述重要分离部件的设计准则,然后按工业使用分离器处理量的1/10缩尺比例,2005年设计制造了高效的复合式油水分离器.3月底,长4.5m、宽2.2m、高2.5m,全部由不锈钢制成的样机在力学所安装完毕.在粘度1~1500Mpa s,油水混合液流速变化范围为0.2~1.5m/s,油水配比为10%~90%范围内进行了分离器的实验室样机试验,达到了分离后油中含水率小于1%的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将设计全尺寸的复合式分离器,用于陆上油田工业现场试验以考核它的最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