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19篇 |
免费 | 35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208篇 |
综合类 | 4450篇 |
水路运输 | 4680篇 |
铁路运输 | 3896篇 |
综合运输 | 10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48篇 |
2021年 | 488篇 |
2020年 | 429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274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451篇 |
2014年 | 721篇 |
2013年 | 1096篇 |
2012年 | 1086篇 |
2011年 | 1328篇 |
2010年 | 1379篇 |
2009年 | 1532篇 |
2008年 | 1500篇 |
2007年 | 1807篇 |
2006年 | 1738篇 |
2005年 | 1133篇 |
2004年 | 373篇 |
2003年 | 313篇 |
2002年 | 245篇 |
2001年 | 342篇 |
2000年 | 359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33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8篇 |
197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结合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总结提出了影响盾构隧道施工组织编制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72.
文章针对硬岩掘进机(TBM)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可掘进性,进行了系统及定量的研究;基于模糊聚类理论和施工样本数据分析,建立了以掘进速率为分级指标,包括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围岩结构面与隧道轴线夹角和渗水量四项性质指标的可掘进性分级预测模型,将TBM施工围岩可掘进性分为好、一般和差三个性能等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模型粒度,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地质适用性。将所建模型应用于西秦岭隧道和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实际工程效果表明,TBM掘进速率与由模型预测的掘进速率基本相吻合,验证了掘进性分级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对TBM的选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3.
674.
轴对称解对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渗流理论推导了隧道衬砌水压力的轴对称解,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轴对称解对不同形状隧道断面与浅埋隧道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轴对称解适用于非圆形隧道断面衬砌水压力的估算;隧道断面形状对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其影响大小主要由衬砌与围岩的渗透系数比值决定.对于浅埋低水头隧道,用轴对称解计算的毛洞流量Qm与数值解比较,其误差较大,最大误差为36.5%;但用来计算衬砌水压力p1以及衬砌后水流量Q1时,误差相对较小,最大误差为6.3%,特别是利用轴对称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值与利用数值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特征值最大误差仅为3.4%. 相似文献
675.
676.
从数字看中国铁路隧道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中国铁路隧道建设比较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按年代和铁路线归纳整理列出的,并用数字来阐述截至2005年末中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同时对隧道命名与隧道长度计算的统一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7.
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全长13.654 km,是国内目前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在斜井进入正洞交叉口的施工中,成功采用台阶法矩形断面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施工方案,通过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采取加强支护、减震爆破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斜井安全、简便、快速地转入正洞的施工。 相似文献
678.
679.
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交叉重叠换边施工尚属首次,为解决盾构掘进通过后地表不发生较大沉降、不对道路及管线造成破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盾构掘进控制、地表注浆加固、洞内顶管注浆加固及施工监测指导施工的信息化施工技术,实践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680.
Yiguang XuanCarlos F. Daganzo Michael J. Cassid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2011,45(5):769-781
A separate turn phase is often used on the approach leg to an intersections with heavy left turns. This wastes capacity on the approach because some of its lanes cannot discharge during its green phases.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problem can be eliminated by reorganizing traffic on all the lanes upstream of an intersection using a mid-block pre-signal. If drivers behave deterministically, the capacity that can be achieved is the same as if there were no left turns. However, if the reorganization is too drastic, it may be counterintuitive to drivers. This can be remedied by reorganizing traffic on just some of the available lanes. It is shown that such partial reorganization still increases capacity significantly, even if drivers behave randomly and only one lane is reorganized. The paper shows how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a pre-signal system for a generic intersection. It also identifies both,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for a broad class of intersections, and the domain of application where the benefits are mos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