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8篇
  免费   96篇
公路运输   1350篇
综合类   1250篇
水路运输   1379篇
铁路运输   975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吕骥  董治  吴兵 《交通科技》2014,(1):102-105
在传统"四阶段法"不满足城际出行研究要求的情况下,借鉴出行活动分析理论对城镇群内城际出行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城际出行链理论模型,结合长江三角洲城镇群旅客城际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城镇群内旅客城际出行全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各类客流在城际出行不同阶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62.
采用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形态转炉钢渣的矿物组成和钢渣表面元素分布特征。从工程集料优选角度,结合实验结果,得出密实型钢渣更加适用于沥青路面层。钢渣表面丰富的钙元素赋予其与沥青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963.
重庆涪陵长江大桥1997年5月通车,运营15年后斜拉索出现病害,为最大程度地减小对交通的影响,需对全桥斜拉索进行快速更换。新斜拉索采用标准强度1770 M Pa、直径7 mm的平行钢丝索,规格与原斜拉索相同,并采用冷铸锚成品索,锚具体系的尺寸规格也与原锚具保持一致。为加快施工进度,专门研制具备快速和大行程特点的张拉设备。根据无应力状态法,斜拉索更换顺序制定为塔内从下往上更换,塔下的N27号飘浮索最后更换,换索施工工序为:旧索放张→旧索拆除→新索架设与张拉→全桥调索。  相似文献   
964.
超车行驶作为驾驶人行车过程中重要的行为之一,与行驶安全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为建立符合驾驶人操作习惯的超车模型,本文通过实车试验采集不同驾驶人在高速公路的超车行驶数据,并以此采用多项式回归拟合建立基于驾驶人操作特性的超车模型,最后利用prescan软件对提出的超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超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驾驶人超车过程中的操作习惯,为超车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5.
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联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自由度汽车操纵动力学模型和汽车开环系统操纵性、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加权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及考虑各种车速重要性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应用复合形法,对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行的联合优化实例表明,利用所提出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实现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在所有车速范围内的优化。  相似文献   
966.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work on fluid/structure impact based on inviscid and imcompressible liquid and irrotational flow. The focus is on the velocity potential theory together with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Fully nonlinear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imposed on the unknown free surface and the wetted surface of the moving body. The review includes (1) vertical and oblique water entry of a body at constant or a prescribed varying speed, as well as free fall motion, (2) liquid droplets or column impact as well as wave impact on a body, (3) similarity solution of an expanding body. It covers two dimensional (2D), axisymmetric and three dimensional (3D) cases. Key techniques us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outlined, including mesh generation on the multivalued free surface, the stretched coordinate system for expanding domain, the auxiliary function method for decoupling the mutual dependence of the pressure and the body mo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jet or the thin liquid film developed during impact.  相似文献   
967.
平台涡激运动易导致立管及系泊系统疲劳损伤,危害其安全、稳定性。平台由于具有较小的纵横比、显著的刚性特征及特有的系泊系统,其涡激运动显示出与立管等细长体涡激振动截然不同的运动特征。文中介绍了FDPSO常采用的特殊升沉补偿装置、多立柱绕流特性及多立柱海洋平台涡激运动的研究进展。鉴于深水多立柱FDPSO涡激运动及稳定性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文中给出了研究其涡激运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介绍新型多立柱FDPSO涡激运动的研究方法及现状,为其涡激运动抑制及抑制装置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68.
文章以南京地面出入式盾构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了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的整个施工过程,通过在模型中施加隧道内部压重与地表堆载,研究了两者对控制隧道上浮量、提高隧道稳定性的有效性。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内部压重能够明显地提高隧道的稳定性,且效果比较明显;地表堆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隧道的上浮量,但其效果没有内部压重明显;施工中应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综合采用两者来实现最佳的稳定隧道效果。  相似文献   
969.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supervision method that can provide project supervisors with real-time supervis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contractor activity. To obtain real-time and comprehensive state of project, we use grid management to divide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grid in three levels: stage, objective, and milestone. Then, a detailed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help supervisors measure the project situation in real time. This mechanism checks that if the project objectives (such as schedule, cost, quality, and safety) in every supervision grid cell are under the healthy limits, any project deviation can be identified as soon as possible. A schedule objective is select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used to calculate the healthy limit.  相似文献   
970.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AgO粉末,对其影响因素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AgO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AgO粉末的最佳条件为:m(K2S2O8)/m(AgNO3)=1.2,m(NaOH)/m(AgNO3)=2.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8h.制得的AgO含量为99.07%,粒度约为1~3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