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5篇 |
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74篇 |
综合类 | 1268篇 |
水路运输 | 1416篇 |
铁路运输 | 1004篇 |
综合运输 | 1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417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405篇 |
2008年 | 389篇 |
2007年 | 569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弁山隧道不同加固方案下的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弁山隧道为背景,针对不同加固方案下的加固效果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在加固方案1的条件下,虽加固区岩体自承载能力提高,但拱底及拱顶位移量较大,两侧拱脚附近产生较大范围的塑性区,衬砌处于极为不利的受力状态,加固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方案2进行加固后可以有效地控制塑性区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初衬、二衬的受力状态,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围岩拱顶和拱底位移,隧道处于稳定受力状态。建议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工作性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章通过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循环次数、振动频率、超固结比对饱和软粘土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混凝土枕道岔在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SC330型混凝土枕道岔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办法,对铺设该类道岔的施工办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找出了发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以武汉北编组站为例,介绍了大型编组站驼峰峰高计算方面有关参数的取值改进方法的个人见解,使驼峰峰高计算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5.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铁路旅客周转量预测不仅影响铁路客运计划组织工作,它还体现了客运市场中铁路运输的市场控制力。针对灰色模型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滑动平均处理和对数化处理原始数据,并采用等维新息模型对铁路旅客周转量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际情况和GM(1,1)模型的预测效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该模型可以通过检验并且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应用结构优化软件 MCADS,对某米轨机车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减轻重量14.6%.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针对两用燃料汽车最主要解决的是排放问题,但又不能牺牲超过5 %的动力为代价,构建了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对目标函数动力性能指标转矩和各种排放物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两用燃料发动机ECU硬件在环仿真模型和排放试验数据为对象,用蚁群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λt=0.7时的点火提前角作为线性加权和意义下的点火提前角能够在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之间取得很好折衷.综合4种工况点的结果表明:取线性加权和意义下的点火提前角对工况有所改善,对发动机性能有较好的折衷.其中,转矩损失在5%以内,排放中的NOx改善最明显,最大为27.32%;HC次之最大为22.31%;CO改善不大,最大为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