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86篇
综合类   123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51.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2.
王连山  奚正平 《隧道建设》2013,33(9):731-734
盾构长距离施工对接方案设计具有决定因素多、边界条件模糊等特点。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计算目标函数的极值方法,对对接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例,针对机械对接、土木对接的直接掘进方式与土木对接的地层加固方式施工方案的最优选择,将设备、地层加固、安全与质量及经济性作为方案选择模糊集进行影响分析,求解模糊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分析了盾构地下直接掘进对接方案在该工程中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53.
席明 《山东交通科技》2013,(2):72-73,76
主要介绍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PC指示灯报警的原因,阐明了电子节气门及其相关系统部件故障的报警分析。  相似文献   
54.
随着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和桥梁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采用,由于施工的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施工工艺复杂,常常有2%~5%的桩质量存在钻孔偏斜、缩孔、孔壁坍陷、塞管、钢筋笼上浮、断桩等质量通病。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关键在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治,只要准备充分、方法得当、措施到位,就一定能够防止钻孔灌注桩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发挥其经济、承载力大等优点,做出合格满意的工程。  相似文献   
55.
王延民  奚正兵 《隧道建设》2008,28(2):228-231
无碴轨道底板作为无碴轨道下部基础的主要承载层,其施工质量要求很高,结合隧道作业空间狭小的特点,如何快速、优质完成底板的施工,便成为客运专线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通过对大别山隧道无碴轨道底板施工的介绍,以此期望为其它客运专线隧道底板施工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56.
对含裂纹加筋板结构的裂纹稳态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裂尖强度因子,模拟了裂纹在板面内的扩展,同时针对几种加筋结构形式,进行了扩展裂纹止裂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7.
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速度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风作用下的列车安全运行速度限值应通过列车气动特性和车辆轨道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得到。以我国CRH3型高速列车实车为原型,考虑真实受电弓、转向架等列车的细部特征,假定列车在平地上行驶,对列车速度分别为200、250、300、350和380km/h,横风速度分别为10、15、20、25和30m/s,风向角为90°的25个工况进行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并采用国内实测轨道谱和德国轨道谱分别对这25个工况的车辆轨道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给出CRH3型列车在平地上运行时,横风风速与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横风作用下的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郗宁 《铁道勘察》2013,(4):39-42
对三轴压缩试验中常用的真空缸内抽气和压力室内抽气两种抽气饱和方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抽气过程中试样的孔隙水压、空隙气压和有效压力差异。分析得出,采用压力室内抽气饱和法时,试样将会承受一定的有效压力并发生固结,这一预先的固结过程将会对试验得到的固结不排水剪强度产生影响,使黏聚力明显增大,而摩擦角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9.
通过车辆动力学仿真来计算车辆动态限界的方法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动力学模型是影响车体动态限界计算精度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车体倾摆试验来验证动力学模型。以某地铁列车的拖车和动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辆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展了车体侧摆试验。通过仿真和试验的相对误差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关键悬挂参数的正交试验,分析了关键悬挂参数对车体侧摆角度灵敏度的影响,以及关键悬挂件非线性对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侧风风场特征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风风场特征,如均匀风和大气底层边界速度型对高速列车在侧风环境下运行的安全性评估有直接影响.为了准确地评估侧风对在平原上运行的高速列车的影响,基于三维定常可压缩流动的NS方程,采用SSTk-ω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对时速350 km的动车组在均匀风和大气底层边界速度型风场中的流场和气动力特性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在平原上运行的高速列车而言,作用于列车的气动升力、侧向力及倾覆力矩均随侧风风向角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风场为大气底层边界速度型时,列车顶部与底部及两个侧面的压力差小于风场为均匀风时的压力差,侧向力及倾覆力矩均小于风场为均匀风时的力及力矩,升力则随侧风风向角的增加具有不确定性.采用均匀风场评估高速列车在平原侧风环境中运行的安全性,会高估侧风对列车运行安全影响的风险,使得过低地限制列车的安全行驶速度,从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效率.建议采用大气底层边界速度型风场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