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94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空间响应下的地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发生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由于桩土的联合作用、行波效应及多点激励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结构受力往往很复杂。针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现状,提出了通过建立多个空间有限元模型,可实际地模拟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多种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72.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轨下基础结构型式,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对应的设计规范,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针对桩板结构中跨部分,板两端固定情形,基于弹性理论和合理假定,建立板的受力及变形微分方程,推导了桩板结构中跨部分板的设计解析计算方法.研究结论:推导出的解析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明确,容易为工程设计人员所掌握,且计算参数都是工程设计常用参数、容易获取,有较好的普适性.采用文中的计算方法既可以分析桩板中板的挠曲变形及受力情况,又能求得作用在桩顶的荷载大小;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桩板荷载分担与传递的一般力学性状规律,同时可为桩板结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3.
文章在分析现有地铁车辆侧墙结构的基础上,对下部侧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Hypermesh、Ansys等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双人座椅悬挂的新侧墙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侧墙结构符合车体设计相关标准,在相同工况下,较原结构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相似文献   
74.
地铁直流牵引双边联跳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铁直流牵引双边联跳保护的动作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双边联跳误动作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使双边联跳保护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75.
铁路隧道建设与水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隧道建设在我国正伴随着铁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隧道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试图从隧道建设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的正反两方面着手,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营的成因,以及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与隧址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成因,为隧道工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研究结论:隧道建设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制约的矛盾体.隧道建设过程中,当隧址区岩溶暗河发育、地下水力联系紧密时,隧道开挖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强烈使得围岩出现过大塑性变形,容易发生突水、突泥等生产安全事故.隧道建成后长期疏干地下水,改变了应力场与渗流场的原有平衡,使得地表水枯竭,引起地面沉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76.
在LR分析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Petri网为语法分析这个庞大的系统建模,所建模型适用于广泛流行的LR文法,为语法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途径,实现了基于Petri网建模的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77.
通过不同配比集料的比对试验,论证了水稳碎石基层早期温缩开裂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对水泥含量和水泥品种选择、集料级配等进行了试验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在水稳混合料设计时,当水泥用量为5%时,混合料最大温缩应变最小;外掺剂掺量在3%时,混合料具有相对较小的最大温缩应变;为降低混合料的温缩应变,应控制细集料的含量,4.75 mm通过量宜在29%~34%之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60~-30℃的温缩系数变化规律是相似的,总体是逐渐减小的,在摊铺初期温缩系数最大,在40~5℃期间敏感性最强,至冰点阶段达到最小。应尽可能采用强度高、低水化热、高放热速率的水泥。  相似文献   
78.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与反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混凝土热学参数主要是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不能真实地反应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热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工程现场实测的混凝土温度,利用遗传算法对混凝土温度场进行反演计算,并将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得到反映混凝土真实热学性能的参数.结合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基本原理和水管冷却的精确算法,利用这些参数,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程序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温度场进行反馈计算.确定温控防裂措施,指导后续施工.结果表明t该方法可成为替代用室内试验和经验公式选取热学参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交叉口上游存在交织段,在城市道路中十分普遍,它一方面决定了交叉口各流向车流到达率,同时自身的运行情况又受交叉口红灯排队的影响.根据车流在交叉口到达驶离特性,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方面研究了上游交织段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基于对交织段影响下的交叉口理想到达率的分析,建立了考虑交织段情况下的车道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交织段长度、进口道长度对通行能力影响大,而且增加交织段长度对于提高进口道通行能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0.
阐述了我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改建和扩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