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86篇 |
免费 | 46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91篇 |
综合类 | 3051篇 |
水路运输 | 2904篇 |
铁路运输 | 1939篇 |
综合运输 | 3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280篇 |
2021年 | 439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164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504篇 |
2013年 | 657篇 |
2012年 | 709篇 |
2011年 | 866篇 |
2010年 | 836篇 |
2009年 | 904篇 |
2008年 | 826篇 |
2007年 | 955篇 |
2006年 | 930篇 |
2005年 | 604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术,大量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操能力,为学生夯实就业基础.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极为重要.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步提升,汽车已在我国获得普及应用.近年来私家车数量陡增,而汽修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12.
汽车螺柱自动焊接 质量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板材尺寸变化、表面清洁度、焊接参数、焊接轨迹等均可能造成螺柱焊接不良,因此存在螺柱焊接开焊、内部存在瑕疵的风险较大。2019年,根据大众康采恩质量标准,汽车螺柱焊接检验标准除三检件时可利用力矩检查外,其余零件只可用目视检查,不允许使用橡胶锤敲击螺柱。但目视检查无法对存在问题的螺柱准确进行检测,也因此提高了汽车螺柱的质量风险。本文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焊装二车间实际项目使用经验,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在汽车制造业使用的应用实例与分析研究,重点介绍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基本构成、工作方案,尤其该系统对汽车制造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13.
随着国内汽车安全领域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人保护的概念逐渐被消费者了解,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种新型的aPLI冲击器开始参与试验评估.该冲击器与现有柔性腿型冲击器有较大区别,标定方法及评价区间也有不同之处,更高精确度的标定能够更好的反应冲击器的真实状况,但是国内使用该冲击器的经验不够丰富,本文通过拆解介绍了aPLI冲击... 相似文献
214.
215.
为了消除进气系统带来的车内噪声问题,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源-路径-响应的分析思路,总结了进气系统噪声问题的传递路径,结合某轿车进气系统轰鸣声问题的改进,发现结构传递路径和空气传递路径对该进气轰鸣声均有重要贡献,通过降低空气滤清器安装点橡胶软垫的硬度和加强安装点车身侧支架,可有效降低车内轰鸣声. 相似文献
216.
217.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