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44篇 |
免费 | 47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32篇 |
综合类 | 1614篇 |
水路运输 | 1487篇 |
铁路运输 | 850篇 |
综合运输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208篇 |
2021年 | 326篇 |
2020年 | 226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250篇 |
2013年 | 328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402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366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296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61.
862.
以青岛地铁某隧道下穿河段工程为依托,在对地质条件及工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超前深孔注浆、地面复合锚杆桩及洞内小导管补偿注浆等多种注浆加固措施的联合控制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研究了地铁隧道区间下穿河流施工时所遇富水软弱地层的结构及其地表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注浆施工会导致软弱地层膨胀隆起,诱发左、右... 相似文献
863.
以青岛地铁3号线工程为依托,针对浅埋硬质花岗岩地层,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试验段横通道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最大振动速度、最大单响药量、主频分布的相关关系,总结了适应于该地层的振动衰减经验公式,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拟合预测出本段爆破施工最大单响药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隧道爆破过程中竖向振动速度最大,振动速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掏槽眼爆破受围岩夹制作用最强烈,产生的振动最大,分段起爆能很好地控制爆破振动波的能量分布;爆破振动主频多分布于20~ 70 Hz范围内,与爆心距和药量无明显相关关系,为避免与周围建筑物产生共振,应避免多段雷管同时起爆,并严格控制最大单响药量. 相似文献
864.
针对广州轨道交通2号线A5型车在运营中频繁出现的1个单元或整列车异常切除电制动故障,深入调查分析了异常电制动切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接触器在断电瞬间会产生反向电动势,网关阀可能会误检测为高电平,进而判断列车进入紧急牵引模式,从而导致电制动异常切除.基于故障原因,提出了改造空压机控制接触器取电点的解决措施.改造后的A5型车运行效果良好,解决了电制动异常切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5.
866.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867.
通过对货运规章运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规章文电,从而保证货运规章的正确执行,确保货物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68.
869.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