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结合南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选用、集料级配试配、马歇尔试验、最佳油石比的确定以及性能试验等方面,介绍了沥青路面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为了与马歇尔实验进行比较,同时用美国SHRP研究成果SGC成型试件确定最佳油石比,为今后的工程施工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基于VPT的2302R-100自行电站传动系动力学仿真的实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柔性体的2302R-100橡胶履带式自行电站传动系的建模、仿真,分析了实现的方法,并对三维模型的建立,模态中性文件(郾mnf文件)的生成,以及实现过程中的流程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3.
黄浩  曹霄  何伟 《机车电传动》2012,(5):99-102,106
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电机转速数据,在查找不成功时再使用拉格朗日插值算法计算机车牵引制动电机转矩值的方法,通过将此算法与经典电机特性包络线计算算法在计算精度和时间复杂度上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较经典计算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而时间复杂度又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74.
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考虑吊杆两端拱肋、系杆梁弹性支承和减振垫影响的吊杆张力计算模型,推导中、下承式拱桥吊杆张力计算公式。对于吊杆两端铰支情况,导出以横向振动频率表达的吊杆张力解析式;对于吊杆两端固支情况,运用Newton-Raphson法迭代求解,采用统一函数形式分段拟合得出分别以吊杆前4阶横向振动频率显式表达的吊杆张力计算公式。依据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黄河二桥现场施工数据对给出的吊杆张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给出的吊杆张力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相近,误差在4%以内。说明给出计算公式适用于中、下承式拱桥的吊杆张力计算。  相似文献   
75.
城市轨道交通大多为地下封闭型的建筑,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利用现有的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用最小的投资,建设大型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视频监控和录像控制系统,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保护乘客的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深水斜坡岩地区桩基施工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伟  何伟 《湖南交通科技》2002,28(2):66-67,90
基于工程实践,总结了在深水,斜坡,,岩性复杂地区进行大直径桩基础的施工经验,为今后快速,高质,合理,经济施工好同类工程,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77.
以某铁路高墩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全过程为例,探讨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合龙方案和结构体系转换等对悬臂浇筑施工的铁路高墩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参数的影响,提出以准确仿真分析和精确预测立模高程为基础,以准确控制主梁线形和应力为主要控制目标的施工监控总思路。实测结果和实际控制效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非饱和土路基降雨渗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路基内部水运动原理,分析了降雨对路基的浸润作用,探讨了IEM和FDEM降雨模型雨水入渗路基机理,推导出降雨作用下雨水入渗路基深度公式;研究了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的饱和-非饱和流,基于一般渗流方程的基础上,初步推出了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公式。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通过雨水对路面裂缝、路堑边坡渗流作用及毛细作用来浸润路基;路基渗流深度受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土的吸水率等因素影响;最后,根据提出的公式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9.
设计一种新型的并联谐振软开关拓扑结构,介绍了谐振软切换的工作原理,建立能量补充模型。得出开关管要想周期性地过零,实现软开关,必须补充回路中的损失以维持振荡的结论。合理设计导通开关管,为储能元件补充能量,使振荡得以维持,可为逆变桥创造出零电压间隔,从而实现软开关切换。  相似文献   
80.
高频交流环功率变换装置可将频率固定的高频交流电压合成幅值和频率可调的低频电压,为提高效率,整个变换过程需一步完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输出电压波形是由输入的高频离散半周期脉冲数目拼凑合成,且每个开关管都在零电压条件下转换,即高频环整半周调制策略,可将高频电压低失真地合成低频电压,克服了传统硬开关控制的缺点,变换器可适应不同的负载特性。实验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整个装置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对开关管的损耗问题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