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11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提出4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选用2种沥青,用大马歇尔法进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用GTM设计法确定最佳油石比,并结合试验路工程,研究了沥青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2.
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碾压施工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路堤的碾压施工 ,通过对现场振动功率分别为 33t和 5 0t两种振动压路机的碾压试验 ,获得了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碾压沉降率 (沉降差 )、填料最大粒径等施工控制参数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 (底基层 )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54.
针对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工程 ,采用强夯法进行填筑体回填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对于当地风化泥岩碎石土 ,采用 2 0 0 0kN·m夯击能 ,点距 3 5m ,松填厚度 4m的强夯参数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川中地区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底基层)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强度增长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川中地区土质的三种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材料组成及材料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56.
德国公路管理模式及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统一和欧洲一体化给德国的公路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根据赴德国考察的见闻和有关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德国公路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重点阐述了德国公路环境保护的原则,法律,措施和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内公路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7.
瑞利波检测技术能够简便、有效地评价填筑体加固效果;介绍了瞬态法瑞利波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在重庆万州机场工程中,利用瑞利波法对高填方填筑压实效果进行检测的经验,并对瑞利波法与动力触探、密实度等传统检测方法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规范推荐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类型,对9种级配和3种沥青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集料级配、沥青品种、沥青用量、试验温度和车辙板厚度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9.
文章在分析废渣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基础上,用有限元软件COSMOS对废渣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进行计算,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参数组合,回归出适用于修筑低等级公路的废渣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0.
沥青混合料静态蠕变劲度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了AC13和AC25两种级配、60#/70#基质沥青和5%SBS改性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其中车辙分别采用5 cm和7 cm厚度试件。结果表明,对同类型级配、结合料、集料和同一车辙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其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以上。但综合考虑级配、结合料、集料和结构厚度等因素后,DS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线性相关性并不理想,其相关系数R2只达到0.591 2。因此,试图将DS转换为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