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2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2种路面结构形式和2种轴重的轴载作用,计算不同路基回弹模量下的路面结构响应,结合水泥混凝土疲劳方程,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路基模量的增加,板底应力水平及变化率近似呈线性水平降低,而路面疲劳寿命与疲劳寿命折减率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应力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将使得路面结构疲劳寿命产生显著影响;提高路基回弹模量在较高区间(40~60 kPa)将更加显著增大路面疲劳寿命,另外,增大轴载会使路面结构疲劳寿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2.
基于因子分析的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降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相关性强、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对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然后采取了因子分析法对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通过因子负载阵的分析,明确了各个因子的物理意义,最后算得各项因子的数值.最终寻求蕴藏在众多指标之后的内在因素.通过实践评价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西部交通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降维处理,把交通科技项目原有的10项评价指标降为5项,且包含原有数据的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33.
软弱黄土地基公路病害类型及其成因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多条既有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的实地调研、资料整理和理论分析,全面分析了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成因机理,揭示了路基的不协调变形是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病害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了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程的病害防治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公路水毁灾害在我国西部地区频繁发生,然而,在防护措施的选择上多凭经验办事。因此,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全面分析水毁形态与成因机理,阐述了不同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防护机理,结合水毁防护措施自身的强度和经济性提出了各种水毁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这对我国公路水毁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不同条件下反复加载三轴试验,进行回弹模量试验,以测得的回弹模量值为参考序列,各影响因素为比较序列,最后进行灰关联分析,定量地描述了影响回弹模量的主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新老路基工后差异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拓宽工程中相关病害的发生与新老路基间的工后差异变形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室内足尺试验,对沥青路面在路基差异变形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相关工程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理论分析表明,较小的路基不协调变形足以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结构中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应力级位明显上升。室内足尺试验研究表明,在发生路基不协调变形后,新路基处的沥青路表当量回弹模量和疲劳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7.
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研究主体,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基础设施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经济影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3个方面评估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影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得到分项评价结果和总体评价结果,并作出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8.
以上海金山大道试验路为依托,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共振碎石化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碎石化层模量宜控制在500~1000MPa之间,才能保证共振碎石化路面各结构层力学行为处于有利状态;并应从施工工艺控制碎石化破碎程度及碎石化层模量.  相似文献   
39.
上海市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预防性养护成套技术,并颁布了上海市公路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规程>(SZ-GD01-2007).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指标和标准;建立了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方法和流程,并给出了推荐方案;以路面预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给出了常用预养护措施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0.
预应力影响下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铺面的振动特性,并揭示预应力水平与振动特性的关系,首先开展足尺模型试验,通过分级张拉模拟不同预应力水平,并利用加速度计采集足尺模型振动数据,依托快速傅里叶变换捕获各预应力水平对应的振动特性,从而揭示预应力对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铺面振动特性的影响。其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铺面数值模型,通过等效荷载法模拟预应力作用,采集不同预应力水平下数值模型的加速度响应,并通过数值模拟拓展试验工况,开展参数(模量、密度、摩擦因数等)敏感性分析,进一步研究斜向预应力铺面振动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对振动主频影响较小,以主频为指标的传统方法在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铺面振动分析中具有局限性,难以体现预应力影响下振动频谱的整体变化;预应力水平会显著影响50~150 Hz频段的振动频谱分布,随着预应力增大,50~150 Hz频段频谱曲线向高频呈现明显偏移,该频段权重频率变化量与预应力变化幅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规律在不同材料、摩擦因数等参数组合下具有一定普适性,进一步佐证预应力水平对权重频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采用权重频率作为指标以观测频谱分布的变化,从而分析预应力对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铺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