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速动力车能量吸收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新  赵华 《铁道学报》1997,19(3):32-36
为了解决调整动力车低御冲击、碰撞等强栽作用、吸收和消散碰撞能量、,提出了一咱由圆管单元构成的结构作为高速动力车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的方法,并用动态渐近屈曲的理论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还研究了这种装置的吸能特怀。  相似文献   
72.
通过试验测试及研究,表明:1、突变深潭是能量转换的主要原因;2、水跃波波形与潭前水深和坎高有关;3、漩滚区域,形状,强弱与潭前水深,坎高和潭长有关;4、交界面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3.
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准备、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三喷六搅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及桩基加固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74.
概述用Cmail Server建立邮件服务器的过程,探讨总结了中小企业如何建立适合自己需求的电子邮局.  相似文献   
75.
提速列车与曲线轨道的横向相互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仿真计算典型的提速机车车辆通过不同曲线轨道时的轮轨动态横向相互作用性能指标,包括提速客货列车通过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160 km.h-1提速客运列车及120 km.h-1提速货运列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轨道。根据现行动力学性能评定规范,对轮轨相互作用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提速后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加剧,动力性能指标的最大峰值均出现在圆曲线上,并且客运机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接近,货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要优于货运机车的性能。为了确保列车提速后的行车安全性,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轨道须采取加强措施,提速客运列车以160 km.h-1和提速货运列车以120 km.h-1速度运行时的最小曲线半径分别取1 400 m和1 000 m。  相似文献   
76.
车辆优化调度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优化理论,研究了最短路径算法、车辆优化调度算法与日常工作事务管理模型,开发出集图形、图像处理及数据可视化技术于一体的车辆优化调度系统。系统实现了车辆优化调度的可视化及动态调整,可进行日常运输业务管理及车辆调度方案优化,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7.
采用虚拟接触载荷法研究弹塑性大变形的接触问题。提出了接触分析的计算程序,对碰撞吸能装置中常见的一种薄壳结构作了比较详细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原则简单,有较高的精度、收敛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8.
车轴表面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车轴寿命,使车轴表面产生较大压应力,分析了50钢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法检测了车轴表层经过低温淬火和滚压后的轴向、周向和径向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车轴表面的残余应力大幅提高,最大增幅为556MPa,且应力分布均匀,说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轴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9.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动力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运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采取了强化技术对策后的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的动力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强化前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后轨道结构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力及轨枕支点压力均较强化前的相应值略大,但皆属相同安全合格等级;强化轨道结构位移大幅度降低,有效抑制轨道结构变形,增强线路稳定性,尤其是钢轨横向位移和轨距动态扩大量较强化前下降十分显著,前者仅约为后者的1/3左右;强化轨道也有利于降低轨下结构振动和减轻列车提速后对轨下基础的破坏。  相似文献   
80.
脑的神经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的颗粒下区的神经祖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新生细胞的神经再生过程终生存在于哺乳动物脑内.本文综述了神经祖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并功能性整合的调节机制,并对病理条件下的神经再生以及脑内神经再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希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替代治疗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