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K30、Evd检测方法的试验原理和在中国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概况;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和当前广西铁路建设动态,探讨了K30、Evd检测作为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的主要控制标准,在广西铁路建设中将具有的应用前景和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的现状及相关事故案例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的地铁盾构风险评估应用方法并展开研究。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案例表示方式和修改方法进行设计,并阐述在制定事故案例过程中如何进行案例的修改、调整和应用,为建立智能化的盾构风险评估辅助系统,对更贴近实际的风险评估方法作探索性尝试,指出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存在案例表示、相似案例检索、评估体系确定及案例库维护等方面的关键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为风险评估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发了隧道盾构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系统包括盾构实时监控子系统、三维地质信息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查看盾构施工信息和地质数据,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远程实时分析,对隧道盾构施工作出工风险评估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卢浩 《铁道运营技术》2016,(4):28-32,35
低应变反射波法因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仍然是目前现场核验桩长是否存在缺陷最常用的无损方法,然而,由于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又以波速的取值最为关键。本文分析了通过混凝土强度推定波速和运用双峰法、时差法现场测定波速两种常用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方法:一是作者根据对多条铁路线上的桥梁桩检测得到的数据分析论证,推荐了在铁路桥梁基桩一维杆波速的参考值;二是从理论推导和现场实测两方面论述作者所在单位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探索运用单面反射法和对测法所得到的波速值,与实际验证结果均吻合,表明所探索的方法具有现场快速、简便、准确测定桩身波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智能车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主控芯片、驱动控制电路和导航系统等,建立主动寻迹模型,实时准确地对航向角和行驶路线进行控制,并完成了程序编译,搭建自动寻迹智能小车模型。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小车中心点偏移量在±0.30 m范围内,达到预期要求,可以依靠GPS定位数据实现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  相似文献   
7.
为检验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对边坡坡面的防护效果,基于室内直剪试验和崩解试验,研究了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及含水率对加筋黄土抗剪强度和抗崩解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加筋黄土的最佳配比,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现场坡面防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素黄土,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的黏聚力最高提升113.8%,内摩擦角最高提升23.3%,崩解速率最...  相似文献   
8.
地铁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相当重要,但目前的系统很难满足企业与实际操作人员的需要,可视化程度不高、设备维护不精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地铁项目的运营管理。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运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以南京地铁为例,构建设备BIM模型及信息数据库,从空间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实例化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该系统的创新性体现在ERP+GIS+BIM管理平台、BIM+FM设施物业管理模式、高效的电子化工单管理、多平台和技术融合、BIM+物联网技术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低频噪声对人体的伤害,基于声子晶体局域共振理论的阻尼动力吸振器模型对高速列车的地板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得出较优的地板结构布置和较高的隔声量。首先通过分析局域声子板的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的耦合基本特征,对高速列车地板进行结构模态分析,然后通过商业多物理场软件对列车地板声固耦合结构施加平面波辐射载荷,分析在低频频域范围内的局域声子板的声透射系数再计算入射能量与透射能量之间能量损失情况,最后通过对局域声子板材料的优化设置,选择合理、经济、高效的材料设置,在低频范围内得到较好的隔声量。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合理的布置局域声子板对地板结构在低频(100~500 Hz)内隔声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宁局管内既有铁路多位于岩溶地区的特点及存在各类地质病害隐患的问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铁路路基地质病害进行探测,同时对异常地段采用其它物探方法进行探测验证;并根据探测结果,对路基病害隐患类型进行分类分级,据此提出相应的整治病害建议,以保证线路稳定、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