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1183篇
综合类   682篇
水路运输   537篇
铁路运输   413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根据HPV6、11、16、18、31、33型L1ORF高度保守区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HPVL1区共有引物。该引物除与上述六型有很高的同源性外还可覆盖其它已知的20多型与女性肛生殖区感染有关的HPV。用该引物及PCR技术对一组计144例活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理确诊的尖锐湿疣、子宫颈癌及外阴癌组织、正常宫颈标本中HPVDNA序列检出率分别为100%(55/55)、70%(28/40)和13.3%(2/15)。另外,34例临床诊断而未被病理证实的尖锐湿疣HPV-DNA亦呈阳性,说明在对这类病变进行病理诊断时有必要进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匝道间距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城市快速匝道的特点,应用驾驶员行为理论,模拟了驾驶员城市快速匝道上的驾驶行为。认为匝道间距是影响城市快速路主线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确定匝道最小间距,必须确定匝道组合模式和计算匝道加减速车道长度,并计算出车流从匝道汇入主线后,由于车流变道而形成交织车流长度。由此建立了不同匝道组合模式下的匝道最小间距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当匝道间距不能满足最小间距时,车速降低,服务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新建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的意义、风险评估的程序、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步骤,提出了评估结论及规避该隧道工程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多种监测技术融合手段, 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开展了疲劳损伤监测与评估, 包括足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疲劳试验与某公路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运营阶段的疲劳损伤监测; 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中, 综合采用了美国物理声学(PAC)声发射(AE)传感器、智能锆钛酸铅压电漆(PZT)传感器和应变片进行了粘贴钢板冷加固前后的疲劳裂纹监测; 对处于运营阶段的斜拉桥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区域, 采用了粘贴角钢的冷加固方法进行加固, 并对加固前后的桥梁结构开展了AE监测和应变监测以研究疲劳裂纹状态与检验冷加固方法的效果。疲劳试验与监测结果表明: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能有效捕捉具有突发峰值与快速衰减特征的疲劳扩展信号, 二者的协同应用实现了疲劳裂纹智能感知, PAC的AE传感器组能实时捕捉纵肋上的疲劳裂纹扩展长度和方向; 粘贴钢板冷加固后, 应力水平稳定在64.8 MPa, 直到继续循环加载至512万次仍无疲劳裂纹扩展, 验证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粘贴钢板疲劳冷加固措施的良好加固效果; 在疲劳试验过程中,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监测疲劳裂纹扩展结果一致性良好, 与应变片相比可实时捕捉更丰富的疲劳裂纹动态信息。对运营阶段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 加固前AE监测结果峰值能量是加固后峰值能量的5倍, AE累积信号由加固前的密集分布改变为加固后的稀散分布, 表明加固后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处于稳定状态; 随着加载车辆行驶通过, 冷加固后的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峰值降低40%至50%;对比加固前后的24 h疲劳应力连续监测结果, 疲劳细节附近应变片的应变水平从加固前的78 MPa下降至加固后的48 MPa; AE信号峰值能量、AE累积信号和应力水平的监测结果均证明了冷加固技术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加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高墩大跨PC连续刚构桥因其具有适用性强、整体性好、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以及造价费用低等优点,在工程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湖北西部山区利万高速公路上的某高墩大跨PC连续刚构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山区高墩大跨PC连续刚构桥设计的思路,并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中低速磁浮线路较短,磁浮扣件的研究多集中在方案及结构设计方面,缺乏相应的参数研究、选型分析及试验方法等。结合中低速磁浮轨道受力和结构特点,研究扣件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分析整理磁浮线路的扣件使用情况;参照钢轨铁路扣件的相关标准,提出扣件组装试验方法;提出工程化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中低速磁浮扣件的发展提供建议。研究结论:(1)中低速磁浮扣件应具有足够的防爬阻力、较好的三维调整能力、合理的刚度、便捷的维护性等;(2)扣件选型应根据线路工程条件,结合调距能力、扣压件型式及可靠性、养护维修等多方面综合考虑;(3)参照铁路钢轨扣件,开展磁浮扣件组装性能试验,经300万次疲劳试验后各零部件无伤损,各项指标满足要求;(4)根据磁浮系统的特点,需进一步研究扣件系统中存在的多个技术问题,提升其服役性能;(5)本研究成果可为中低速磁浮轨道扣件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结合南京河西新城区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设计,对车辆段功能定位,有轨电车车辆检修体制及作业方式、设计规模的确定以及有轨电车车辆段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与地铁车辆段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有轨电车车辆段的设计特点以及对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既有公路下超浅埋软弱土层四车道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车道隧道从既有公路下超浅埋软弱土层中穿过,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条件经综合比选,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法和控制地表沉降技术采取的对策,有效的控制了既有公路路面的沉降和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机车齿轮罩的疲劳强度,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对齿轮罩进行了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分析中根据齿轮罩振动模态和应力状态分布情况,确定了原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合理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其响应的固有振动频率,以避免服役过程中壳体产生共振。同时,改进后齿轮罩的疲劳强度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使用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所得数据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0.
根据车站周边建筑功能构成,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成居住主导型、商办主导型、混合功能型及交通主导型车站。对深圳地铁1号线各类车站工作日的进站、出站及进出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进出站双向客流的合并统计削弱了峰值比例,从而低估了高峰时段客流的影响。为车站设施规模测算、规模敏感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