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效果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率.为了探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最优布设方案,以最少线路接运最大客流量为目标,建立了线路生成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改进遗传算法.以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和刘家窑站的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方案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轨道交通站点布设6条接运公交线路能够使接运公交线路的载运能力最大,为205人/(km/h).  相似文献   
32.
在我国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始终滞后于城市交通发展的背景下,介绍TOD的公交导向开发模式,以整体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为依据,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建立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模型,采用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以2005年哈尔滨统计数据为例作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孙杨  宋瑞  何世伟 《综合运输》2009,(12):53-56
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必要手段,但仅依靠轨道交通并不能服务整个城市,要通过整合接运公交构成轨道-接运公交系统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本文在阐述轨道-接运公交系统的发展以及内在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轨道-接运公交系统的网络设计与时刻表的整合协调优化,并说明了城市交通枢纽对轨道-接运公交系统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4.
为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运营管理、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及外部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安全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对南京市地铁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将ISO/IEC技术工作程序与我国铁道行业标准制定过程进行对比,提出可借鉴性建议。  相似文献   
37.
研究快捷货物运输动态服务网络设计问题.分析快捷货物运输的组织模式,以铁路运输为例,构建了铁路快捷货运动态服务网络设计优化模型,并探讨了公路、航空快运动态服务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网络结构的求解策略.在该策略中,快捷货运网络将根据其拓扑结构被划分为若干层次,以简化服务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第一阶段确定服务网络结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求解一个多商品网络流模型.两个阶段的决策内容相互影响,最终确定服务网络形态.以Visual Studio 6.0为平台实现上述算法,并给出算例对之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38.
城市轨道交通跨站停车方案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人均乘行距离不断增长,使得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的列车停车方案成为必要,以满足越来越多乘客出行的需要.介绍轨道交通列车不同的停车模式,分析轨道交通跨站停车模式下影响乘客出行时间的相关因素.建立基于乘客总体出行时间节省最多的轨道交通列车跨站停车0-1整数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禁忌搜索算法用于该问题求解的优越性,得出最优轨道交通列车跨站停车方案.对与目标函数值相关的列车发车间隔、停站时间和最高运行速度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调节跨站运营条件下的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可使目标函数,即乘客总体出行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9.
本文首先对基于预信号控制的十字路口BRT车辆优先通行进口道设置方法、BRT车辆停靠规则、主信号与预信号停车线之间的距离进行了研究,然后对主信号相位、相序及其与预信号配时的相互协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预信号控制的十字路口BRT车辆在时间上享有优先通行权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40.
枢纽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与探讨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编组站智能化示范工程实际,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分阶段实现问题,从而为我国铁路编组站智能化调度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