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475篇
综合类   212篇
水路运输   169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述汽车天线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通过介绍车载GPS和4G天线的结构组成、布置位置、布置要求及设计参数,为后续车型天线的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针对某款正在研发阶段的增压发动机在久置后冷起动的工况下发动机敲击异响问题,基于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噪声和振动信号,运用小波变换和角度域分析方法识别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为张紧器限位卡环敲击液压张紧器壳体;从润滑系统、正时系统动力学特性和密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张紧器敲击的机理。据此提出了提高张紧器内弹簧刚度的方案彻底解决该发动机久置起动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23.
针对风机支座抗拔检测传统人工采集数据的缺陷,采用数据自动记录测试系统,获得检测过程中承载荷载和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基于锚杆拉拔原理,给出了支座结构的承载判别标准,现场检测的理论数据定量结果与影像记录定性描述相一致,判别标准为检测结果的精准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土石混填路基强夯压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石混填高路基进行了强夯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强夯法压实土石混填路基可行.采用灌水法确定了强夯前后路基的密实度,利用多波仪测试了强夯试验的有效加固深度,并提出了该段路基强夯加固的设计参数,当采用1000 KN@m夯击能时,建议Manard公式的修正系数取0.512.  相似文献   
25.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6.
随着汽车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国内各大城市中汽车开始渐渐进入家庭.但随之而来的是普遍的道路堵塞,矛盾开始转向始终跟不上发展的道路系统,是我们的规划缺少远见了?是我们的建设滞后了?还是管理水平低了?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道路是否应该更宽一点.  相似文献   
27.
在考虑电动公交车里程约束与司机连续工作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约束的基础上,研究单条公交线路的电动公交车与司机整合调度问题,即将给定时刻表车次分配给电动公交车和司机,同时,生成车辆运营计划和司机排班计划,设计基于列生成启发式方法求解提出的整合调度问题.列生成方法用于生成线性松弛最优解,将整个问题分解为一个主问题和两个定价子问题...  相似文献   
28.
系统阐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分类、萌生机理、影响因素、引发后果及常用萌生预测模型等,总结了其复杂性的根源; 梳理了中国轨道交通系统近年来发生的各种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总结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地铁等系统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基本特征、萌生机理及治理措施等; 展示了在局部和连续型滚动接触疲劳研究中,现场跟踪测试、现场试样失效分析、试验台试验、数值模拟及线路试验等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应用及重要结果; 讨论了不同轨道交通系统滚动接触疲劳差异的根本原因及滚动接触疲劳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从现场治理和机理研究2个方面提出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轮轨局部型滚动接触疲劳(月牙形裂纹)对运营安全的威胁可控,其重要源头之一是硌伤; 过大的接触应力和蠕滑率是引发轮轨连续型滚动接触疲劳的关键,其根本原因包括小半径曲线、轮轨失形、轮轨廓形与轨道曲线设计不合理、大坡度与起伏坡度、低黏着与增黏、频繁启停及轨道安装误差等,近10年来开始大量使用的大功率电力机车在复杂条件线路运行时,呈现的严重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是上述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集中体现; 可行的滚动接触疲劳防治措施包括避免或及时修复严重硌伤、优化曲线段轮轨廓形匹配、优化轮轨镟修/打磨策略、加装或优化车轮研磨子、机车车辆定期调头运行、优化机车电气补偿与牵引制动控制、使用优质增黏砂、优化踏面制动和及时维护轨道与列车关键部件等,不同轮轨系统可根据其特点酌情选用; 从现场防治角度,应建立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精确预测模型,并依此实现不同服役条件下的滚动接触疲劳无限和有限寿命设计及最佳轮轨维修策略制定; 从疲劳机理角度,应重点研究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裂纹扩展机制和磨耗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9.
对世界各国地铁钢轨波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其普遍性与时间集中性,及其与曲线、轨道结构、车辆及其他因素相关性等典型特征,并对其分类方法、形成机理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普遍存在于地铁与有轨电车线路中,在新线开通初期与线路改造初期最为严重;一般而言,相对于直线和大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的钢轨波磨最为普遍,低轨侧波磨波长短,幅值大,但也有例外,部分大半径曲线及直线上也有分布;波磨的波长特征和发展速度与轨道结构密切相关,轨道结构及部件不匹配时,易出现快速发展的波磨;车轮踏面廓形、轮对定位、悬挂刚度与簧下质量等车辆结构参数会对波磨萌生、发展与表现特征产生影响;波磨的产生还可能与钢轨材质、牵引和制动、运行环境、湿度及摩擦因数有关。地铁钢轨波磨的形成机理主要基于轮轨系统共振、轮轨黏滑(摩擦自激)振动、钢轨振动波反射等理论,对波磨形成过程的纵向动力学影响与系统非线性因素考虑不完善,关于黏滑自激振动与轮轨负摩擦特性对波磨影响的认识还不统一,难以解释直线以及曲线高低轨波磨特征的差异等,对波磨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理论上的主动预测和试验验证;各国主要以钢轨打磨来控制波磨发展,通过调节轨道结构、运行环境,采用钢轨吸振器和轮轨摩擦调节装置,以及优化车辆设计等主动措施来控制波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未来应针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轮轨微观接触行为和黏滑自激振动特性,开展车辆-轨道系统的轮轨动态磨耗演化仿真,掌握地铁钢轨波磨形成机理和关键因素影响规律,提出控制地铁钢轨波磨的主动措施和轮轨匹配优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0.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连接着城市交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系统内部的关节。要发挥交通系统的整体作用,建设好的枢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