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于研究利用计算机优化与编制单线区段货物列车运行图,本文构造了采用逐区间递推铺画方法时生成华物列车始发与终到时刻的优化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了模型的解法。  相似文献   
92.
企业物流作业成本控制的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作业成本(ABC)法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建立了物流作业成本控制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的运行机理是用DEA方法将物流作业作为决策单元评价输入输出要素的运作效率.根据评价结果,保留高效率作业,并对低效率作业提供改进目标和方向.物流作业成本控制DEA模型的关键步骤分别是建立企业物流作业库、分解物流作业和确定物流作业决策单元的效率.  相似文献   
9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网络模型的建立及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编制的复杂性。车流径路和编组方案统一起来进行优化,会得到更加精确和合理的结果。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问题转变为网络计算问题来处理,给出了数学模型,其目标是使铁路范围内的车流总费用最小,并且探讨了该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94.
带有区间数弧容量上限的网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弧容量上限为区间数的网络优化问题;给出了保守最大流、乐观最大流、最小风险代价乐观最大流和最小风险代价流的定义和数学模型;针对目标函数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特殊的算法步骤;引入可调圈概念,通过求最大流和给定流配流问题的多重解以获得最小风险代价最优解;最后,本文还给出了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直线路段积水路面车辆事故产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线-驾驶员-车辆"仿真系统为手段,进行了3种类型积水路面的行驶模拟,每一类模拟行驶又分开环和闭环2种轨迹控制方式,同时还考虑了通过速度、重心横向偏移量、积水区域长度及附着系数等因素对车辆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侧轮胎同时遇水情况下,左右轮载不相等是车辆失稳的根本原因,车辆会向滑转相对严重的轻载轮胎一侧偏驶,为此,在乘载时要使左右轮的承重尽量均衡;仅单侧轮胎遇水时,车辆会偏向积水一侧,驾驶员应向无水的一侧转动转向器;当两侧轮胎交替遇水时,应在2块积水的交替位置将转向器迅速扳至相反方向;此外,不管轮胎是以何种状态遇水,都应该适当减速.  相似文献   
96.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夜间行车需求,提出了全线单线双向行车模式,即全线2条正线中一线双向行车一线维修;研究了全线单线双向行车模式下列车在站交会方式及区间运行线铺画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在各运行线铺画方式下各区间的运行图周期通式;构建了确定线路最小区间运行图周期的0-1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改写为0-1线性规划模型以方便求解;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站停线路的夜间行车能力计算问题;选择一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用0-1线性规划模型计算了全线单线双向行车模式下,线路在前一天23:00至第二天05:00时间段共6 h的夜间行车能力,对比分析了不同配线条件下线路夜间行车能力。结果表明:全线单线双向行车模式下线路夜间6 h总行车能力为10对,在站增设配线可实现夜间行车能力提升;所提出的0-1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简洁、结果可靠,可用于不同配线条件线路夜间行车能力计算。  相似文献   
97.
城市交叉口交通拥堵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近年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信号配时优化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车辆因频繁起停而加剧尾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基于ARRB模型下的信号配时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效率与环境的双重目标,研究不同停车次数惩罚系数下的信号配时方案。同时,以成都市某大型十字交叉口为验证实例,结合VISSIM计算仿真,分析了交通延误、停车次数与排放、油耗的影响关系,继而得到了综合最优的停车次数惩罚因子与配时方案。该方案使延误和停车次数平均提高了36.4%,排放及油耗平均降低了19.4%。  相似文献   
98.
高铁客运站是高速铁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业类型繁多,到发线是保障列车作业秩序的重要资源。到发线运用冲突主要包括到发线占用时间间隔冲突和接发车进路冲突,本文设计了到发线运用冲突预警的流程,并提出预警级别的划分方法。根据是否存在冲突,疏解冲突是否对到发线运用计划和列车运行计划产生影响,将预警级别分为Ⅲ级蓝色预警、Ⅱ级黄色预警和I级红色预警。最后建立了冲突预警模型,并以深圳北站数据为案例,通过设置3种不同程度的晚点情景,进行量化分析,验证了预警级别划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
为评估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影响,首先,以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前后乘客的相对广义出行费用确定乘客的出行是否可靠,并以出行可靠的乘客占比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其次,以乘客的平均广义出行费用评估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采用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计算乘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并通过MSWA (method of successive weighted averages)算法求解该模型;然后,通过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区间介数分别识别网络的重要区间;最后,以武汉地铁为例分析重要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后的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 仿真结果表明:受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重要区间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重要区间多与换乘站直接相连,并且各重要区间能影响网络中12.24%~13.96%的乘客;为保证武汉地铁网络可靠性高于0.95,网络最多能容忍区间介数识别的3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或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1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随着下降区间数目和下降比例的升高,网络的可靠性持续下降,但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会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标控制阶段中对线网规模的测算方法,本文以线网布局规模为测算对象,建立了以线网结构适应性最大、线网服务质量与建设投资的比值最大为目标的规模测算模型,并设计了基于ε-约束法的模型求解算法。最后,以云南省滇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运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其线网规模进行了求解,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对求解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本文所用方法得到的线网布局规模适中,符合我国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一般水平,且布局形态与滇中城市群节点空间布局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