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427篇
综合类   220篇
水路运输   316篇
铁路运输   237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IBR技术的全景图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动态显示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图像绘制IBR(Image-Based Rendering)技术的场景生成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本文对IBR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图像的拼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现和构建了一个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虚拟实景生成系统,以长江和校园为背景的三维物体实时漫游。  相似文献   
992.
高精度的短时进站客流量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客流预测结果在事前实施限流、疏导等措施,较事后控制更及时、先进。通过采集15 min间隔的地铁进站客流数据,利用上周同期进站量、本日上一时段进站量以及高峰和非高峰时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尝试分别采用加权历史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短时预测,以获得精度最高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种方法组合预测,探究组合预测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当考虑时段因素时,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为91.05%;ARIMA模型误差结构最好。当采用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后,预测精度指标较独立预测模型均有提升,但误差结构没有得到改善。研究表明,所提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的短时预测中。  相似文献   
993.
运用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石家庄地铁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9导洞)能够将地表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在不同的施工步地表沉降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在隧道的拱脚处塑性区较为发育,隧道两侧地表会出现拉伸破坏区。应及时采取深孔注浆、径向注浆等加固措施,以有效控制塑性区的发育、地表沉降,保证隧道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94.
结合GTO逆变器的一般工况,阐明电路对吸收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正向和反向恢复特性的不同要求,从器件设计和工艺上分析实现这些恢复特性的途径和方法,并介绍适用于3000A/4500V GTO的ZK300-45吸收二极管和ZK1000-45续流二极管。  相似文献   
995.
对我国海上风场水域的交通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立体感知技术的海上风场水域交通安全监管系统方案。对该系统的组成和架构进行设计,并在福清兴化湾风电场一期项目中对其监管效果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较好的监管效果,该系统的提出有助于提升海上风场的安全防御能力和交通安全管理能力,为我国海上风场的建设和安全监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曾东洋  李建斐  杨绍战  李涛 《公路》2022,(5):258-263
以改扩建工程荷坳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对双洞双向八车道叠层盾构隧道与洞外分离式八车道路基之间的隧道接线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YK2+720~YK3+180段460 m范围内隧道结构断面型式、变形及内力分布变化规律等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综合接线方案、制约性边界条件、路线间距、地形地质等因素,对小净距隧道群分段选用了明挖顺做法的错位叠层分离式隧道和错位叠层整体式隧道,暗挖钻爆法的分离式隧道和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等组合方案进行了研究,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效减少了环境影响,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97.
998.
文章根据高速公路日常维护管理状况,分析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小面积松散、老化给道路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日常养护方式对比,提出便捷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网络运营效率,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以轨道交通乘客出行需求为导向,提出换乘关系综合重要度的衡量指标,以此为依据建立网络运营计划分步协调优化模型及算法,旨在减少乘客换乘候车时间,实现提高换乘站内乘客换乘便利性目的。以某市线网为例进行协调优化,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经分步协调后全网平均换乘候车时间缩减了12.42%,乘客单次换乘候车平均节省0.39 min,能够有效地缩减乘客的换乘候车时间,优化网络运营计划衔接状态,提升线网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可靠性分析是高速列车全生命周期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车辆服役安全和运维成本。随着高速列车的大范围、长周期运用,开展包括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失效规律建模、维修周期优化在内的综合可靠性分析已成为当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创新性地将车辆结构、车辆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理论融合,以高速列车稳定性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综合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车辆稳定性机理、系统逻辑关系和失效模式分析,建立了高速列车稳定性可靠性分析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的单元重要度算法、基于历史累计失效率的历史失效度算法、以及改进的结构复杂度算法,进一步提出综合考虑重要度、结构复杂度、历史失效度以及各单元工作时间的改进AGREE可靠度分配算法;同时基于可靠性分析模型和单元历史失效规律,提出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周期优化方法;最后,以国内某型高速列车稳定性系统的综合可靠性分析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