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38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李林 《汽车与配件》2001,(41):18-19
今年以来的轿车市场,可谓是激情与活力相伴,悬念与惊喜丛生,市场所显现出来的磅礴气势和其间的起伏跌宕,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43.
44.
李林 《汽车与配件》1999,(16):54-55
春节期间,一些城市汽车租赁市场的火爆,使得汽车租赁再度成为公众和传媒关注的焦点。汽车租赁市场的升温,究竟是汽车租赁业走出低谷的征兆,还是受节日因素刺激的“昙花一现”?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现状究竟如何?或许,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将使我们能够得到较为确切的答案。 汽车租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汽车工业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料显示,1997年美国全年的汽车销售量中,有四分之一的订单来自租赁市场。可见,汽车租赁业可以有效地缓解汽车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瓶颈”,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拓展具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5.
岩溶富水区深埋水沟排水隧道注浆圈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罗禄森  阳军生  张峥  李林毅 《隧道建设》2018,38(11):1793-1799
为合理确定深埋水沟排水方式下隧道注浆圈特征参数,以某岩溶富水区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针对其注浆圈参数进行合理探讨,研究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性对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性可降低衬砌水压、控制涌水量、保障结构安全,但并不代表实际工程中注浆参数需要追求最值,而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选取相对合理的注浆参数;结合模拟计算结果与同类工程案例,建议依托工程注浆圈厚度以5~6 m、渗透性比值以注浆前的1/50(渗透系数为2×10-6 cm/s)为宜,并应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合理确定现场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46.
47.
用"波澜壮阔、蔚为壮观"几个字来形容2002年的轿车市场,恐怕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面对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政策、市场等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着借关税下调之机而来势汹汹的进口洋车的步步紧逼,面对着社会重重的疑虑和猜疑,一向喜欢出人意料的轿车市场,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其难以"驾驭"与揣摩的独特个性,并以超乎寻常的增长速度和令人惊异的旺盛需求,演绎了一出令人回肠荡气、气势如虹的"大牛市"的井喷行情,进而奠定了入世后强势运行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8.
李林 《汽车与配件》2001,(31):22-23
尽管业界早已达成了“购买与使用两方面都经济的轿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轿车”的共识,但在究竟如何准确地定义经济型轿车这一概念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其中分歧最大的无非就是在价格与发动机排量的界定上了。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意见,是认为发动机排量  相似文献   
49.
每年的3·15,无疑是消费者最“扬眉吐气”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的汽车消费者而言,却总是别有一番沉重:既然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取向已相当明确,既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那么为何那些不合理的甚至是与汽车完全不相关的收费项目依然能堂而皇之地列在汽车的消费清单之上?为何在国家重点清理、整顿有关汽车乱收费的情况下,汽车消费  相似文献   
50.
自从1998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恢复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这一被认为是汽车消费“蓄水池”和“催化器”的新型消费方式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叫好但不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