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的交通事故资料,从时间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和交通动态因素3个方面选取9个输入变量,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输出变量,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各个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输入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和大型车混入率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天气、线形、坡度和事故发生地点在隧道中的位置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基本相等,事故发生时段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2.
针对现在常用的活动护栏无法同时兼备较强防撞能力和灵活活动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即在混凝土护栏内部设计一套移动装置,并针对移动装置对护栏配筋、连接方式、锚固方式以及抗倾覆方式进行了设计。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移动装置进行仿真计算,制作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试件对移动性能进行人工验证,进行重锤护栏撞击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护栏可灵活移动且防撞能力满足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横向设施尤其是下穿通道的数量会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量,因此合理的横向通道设施设置须即能保证高速公路路基高度的降低,又能满足两侧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本文对横向通道设施设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横向设施的最大间距应不大于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建立了针对人行天桥或人行通道、汽耕通道或跨线桥密度等不同使用功能的设施类型的密度函数;结合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推算出通道的合理间距并拟定横向设施设置的备选方案;进一步基于综合绕行系数最小原则,建立横向设施选址优化模型,确定拟建高速公路横向设施的具体位置.最后以大广高速衡大段为例,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在设计的暗室中测得42名被试人在不同明暗转换次数下的暗反应时间,研究了明暗转换次数、隧道类型与连接段类型影响下的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变化;利用重复测量的一般线性与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基于隧道类型和连接段类型对驾驶人暗反应时间变化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明暗转换次数、隧道类型与连接段类型对驾驶人暗...  相似文献   
65.
<正> 心力衰竭就是心脏泵功能下降。影响心脏泵功能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性能、心率和周围血管功能。心衰的传统疗法主要是用洋地黄类药物恢复心肌收缩性能和用利尿药物消除充血。然而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是有限的,遇到某些严重的顽固性心衰时,  相似文献   
66.
因交织区的强制换道存在紧迫性, 车辆换道行为在交织区后半段会出现因换道意愿强烈而产生的激进换道行为, 这种微观的换道行为将给交通流带来一定影响; 在人机混驾情形下, 不同类型换道切换控制模型同样可能影响交织区通行能力。在分析人机混驾交通流交织区换道行为特性的基础上, 将换道类型分为保守型换道和激进型换道; 在可接受安全间隙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动驾驶车辆间的协同行为, 构建自动驾驶车辆在保守状态下的协同换道模型; 以及在激进型状态下考虑目标车道后车类型影响下, 构建激进型换道模型。通过分析津保立交桥实地调研轨迹数据和NGSIM中US-101交织路段轨迹数据, 分别拟合了保守型、激进型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布函数; 考虑不同车辆驾驶行为特性及其相互作用, 提出人机混驾条件下换道模型切换控制逻辑决策。以SUMO仿真软件搭建实验平台, 考虑人工驾驶车辆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布特性, 以优化最大流率、交织区整体车辆运行速度、换道车辆速度等为目标, 确定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下自动驾驶车辆的最佳保守型-激进型换道模型切换点。仿真结果显示: 在交织区长度为250 m, 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0.2, 0.5, 0.8时, 自动驾驶换道模型切换点分别在180, 80, 50 m处达到最佳, 即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高, 换道切换点最佳位置将向交织区入口处逐渐移动, 且在自动驾驶渗透率较低时这种换道切换点的变化较为明显; 在较高渗透率下, 由于协同换道出现频率增高, 自动驾驶强制性换道行为比例降低, 换道模型切换点对交织区通行能力的影响逐渐变小。本项研究对人机混驾条件下高速公路交织区自动驾驶车辆的换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7.
李霞 《运输车辆》2011,(9):21-21
2011年4月20日,山东五征集团携旗下“奥驰”4款载货汽车亮相第14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并举行了产品赏鉴活动,展示了五征在汽车产品上的研发实力和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68.
2006年6月21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有限)在武汉沌口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总部及商用车技术中心新址落成仪式,并纪念东风有限成立3周年.此举标志着迄今最大规模的汽车合资企业在历经3年基础改革之后,正式从东风汽车的发祥地十堰,移师华中中心城市武汉,完成走向国际化企业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9.
王俊  李霞 《运输车辆》2010,(8):23-23
2010年7月23日,伊顿公司、新加坡新捷运和上海申龙客车公司宣布,新加坡首批2辆配备伊顿混合动力系统的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车辆将按照正常行驶负荷进行试运行,预计该车可节约燃油25%~30%,并相应同比例减少颗粒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70.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质量与高等级公路前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高等级公路前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高等级公路施工管理的起始阶段,是指从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从设计到开工建设之前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在整个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