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117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对桥梁标准化查询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2.
李鹏  何程 《路基工程》2013,(1):144-148
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工程一段采空区为依托,根据工程实际勘探资料,建立有限差分网格模型,对该浅层采空区的地表变形进行分析计算,预估采空区地表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变形,得出采空区对地基稳定不利的结果,并提出强夯配合加筋法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3.
为了解决小口径反导舰炮不易于跟踪瞄准高速机动目标的问题,针对做比例导引运动的反舰导弹,将比例导引规律引入状态方程,建立线性时变模型,实现对系统状态的Kalman滤波;在简易射表拟和函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比例导引运动的解相遇模型,为控制火炮射击提供了算法基础。  相似文献   
194.
采用高速剪切机以基质沥青、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多聚磷酸(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通过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和红外光谱试验,探讨了PPA与DBP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PPA复配SBS改性沥青随着PPA掺量的增加,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降低、黏度升高、波数为966cm-1时的C=C特征吸收峰、1 030cm-1时的S=O特征吸收峰先增强后减弱,其他官能团无显著变化;(2)随着DBP掺量的增加,针入度升高、软化点降低、延度增大、黏度减小、波数为966cm-1时的C=C特征吸收峰、1 030cm-1时的S=O特征吸收峰先增强后减弱,当DBP掺量为1%时,1 600cm-1的C-C特征吸收峰有明显的增强,其他官能团无明显变化;(3)0.75%PPA+1.0%DBP为PPA与DBP的最佳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195.
文章通过对现有的汽车轮胎爆胎预警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3σ准则的爆胎预警门限算法和双层次报警决策策略相结合的预警门限设计。为了对预警门限设计进行验证,文章用两组数据分别代表压力和温度进行了模拟验证,证明了预警门限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6.
文章主要根据汽车仪表台异响源对其进行归类,并且对产生的原因进行诊断,为后续优化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借鉴方向。  相似文献   
197.
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发动机滑动轴承制造业采用的铜铅合金滑动轴承的减摩涂层中铅的使用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铅是有毒的重金属,故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必须严格控制在发动机滑动轴承领域中使用铜铅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98.
内部协同式列车运行调整专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解列车运行调整的规则匹配空间和并行推理的思路出发,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系统基于对象的内部协同式专家系统箱应的对象知识库。使利用专家系统解决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在实时性能和调整效果上得到较为满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9.
套装导梁式箱梁运架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快速客运专线由于其设计时速高,要求乘坐舒适,采用了大半径曲线,故其桥梁所占比重大,梁型复杂,为满足施工需要,我们设计、研制了本文所述的运架设备,它在适用性、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相信它的试制成功和投入使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0.
汽车线束生产中因插接器余量设定不良造成线束分支长度不足或导线冗余是困扰很多线束企业生产的一大问题。如何合理的设置插接器余量,保证线束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很多线束行业从业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作者根据工作中接触的各类插接器在余量设定时需考虑的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插接器自身结构尺寸以及装配尾夹后的结构尺寸,对插接器余量设定进行探讨,解决了插接器余量设定时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理论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