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针对南垭路三号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期紧张、围岩软弱等难点,该文使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了三台阶五步法的施工过程,初步验证了其在软弱围岩中开挖大断面隧道的可行性,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了更改。后期现场监测数据证明:使用三台阶五步法进行施工后,隧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改进后的施工方案将工期整整提前了8个月,满足了工期要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本文依托曲港高速博野服务区被动房建设项目,坚持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适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绿色的服务区供能解决方案。即在被动房应用过程中,将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耦合的技术用于新建或改造旧有高速服务区、收费站等附属建筑。本文以曲港高速公路博野服务区被动住宅建设项目为背景,通过分析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的各种运行方式,以及耦合系统工况下运行时间分配比的计算和仿真,研究了耦合系统与建筑热特性、本地气候条件、太阳能保证率、集热器控制条件、太阳能资源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分配比和运行条件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模拟研究。对京津冀地区高速服务区耦合能源应用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由于列车延误情况下接收到延误信息的乘客比例和有意愿改变出行方案的乘客比例等较难量化,导致无法掌握客流分布情况,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缺乏数据依据。为估算列车延误对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延误的传播机理,确定受延误影响的乘客数量、时空位置,研究其在接收到列车延误信息后的出行选择行为,基于多项Logit(MNL)模型构建延误情况下乘客出行方案选择模型,预判受影响客流在网络上的重分布并研发系统进行应用。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准确地估算受影响客流的重分布情况,对于列车延误类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处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有效路径集合生成是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预测、线网运力计算和客流分析的基础。为解决传统有效路径生成中存在的各路径有效程度无法评估、线性约束无法赋权的问题,降低问卷随机性对最终路径集生成的影响,本文在传统有效路径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并做出假设,引入乘客出行时长,针对处于不同时长聚类簇下的有效路径分别建立评估模型,提出1种有效路径集生成方法。将轨道交通网络中站点和线路分别抽象为节点和边,构建轨道交通网络有向图;考虑出行路径类型、乘客出行主观因素以及乘客出行密度分布规律,利用自适应的DBSCAN算法处理乘客出行时长数据,以各时长下的出行密度为基准划分聚类簇,以聚类簇及其属性为输入,构建Logit模型并以其评估结果替代传统有效路径生成中的线性条件约束,并独立计算各簇所代表潜在有效路径的有效性权重,基于有效路径出行时长区间的连续性特点获取有效路径集。以广州地铁线网中多对出行OD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结合乘客出行数据聚类分析后所得到的有效路径集,调整兰德系数为0.652,相比于其他传统路径算法的生成结果,提升了0.379;同时在路径总时长-换乘次数平面上所产生的集合边界更为平滑,对复杂线网与快速变化的新开线网拥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9.
30.
阐述了单周期控制及单周期控制三相高功率因数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 Simulink/PSB建立了单周期控制三相高功率因数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