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建立了喷水推进船转弯过程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转弯过程中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从直航过程到转弯过程柴油机负荷的变化;直航过程到转弯过程柴油机负荷的增幅随初始航速的变化规律;转弯过程中内侧泵、外侧泵对应的柴油机负荷变化的比较;分别用回转轨迹内侧泵和外侧泵转弯时柴油机负荷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喷水推进船转弯过程中柴油机的负荷变化幅度不大,一般不会超负荷;在选择转弯操纵策略时应把重点放在防止喷泵进入空泡穴蚀区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针对国内外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概念缺乏完整定义、外延尚存混淆、产品称谓混乱的现状,[方法]通过对这2种推进器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的剖析,进行共性提炼和特性区分,提出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定义,指出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区别。[结果]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均属泵类推进,都是通过管道内叶轮和导叶的流场匹配设计在喷口产生轴向射流而获得推进作用;喷水推进的第一设计指标是高效率、首要保证快速性,相应的设计结果是喷水推进器;泵喷推进的第一设计指标是低噪声、首要保证声隐身性,相应的设计结果是泵喷推进器。[结论]该定义不仅包含和区分了已问世至今的喷水推进器和泵喷推进器,而且也明示了国外某些泵类推进器命名存在的问题。该定义有助于业内对喷水推进和泵喷推进的认识和区分。  相似文献   
103.
王永生 《中国造船》2012,(3):95-102
研究船用减速齿轮箱功率损失的数学模型。在不考虑自带辅助泵功率消耗的条件下,推导并证明了任意级减速齿轮箱功率损失的一般解析式。要点是:先由船用一级减速齿轮箱功率损失的试验曲线推导出功率损失与传递功率、输出转速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将该线性关系的适用性由一级减速齿轮箱推广到任意级减速齿轮箱,并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最后分析了该功率损失一般解析式的物理意义,列举了它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是高等级公路路面易出现的一种破坏现象.它极大地缩短了高速公路的有效寿命.并给行车安全造成了隐患。文章分析了路面几种常见裂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5.
舰船液力偶合器稳态、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舰船液力偶合器试验数据作为准稳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数据源时的局限性,指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在给出了液力偶合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具体表现形态后,文章着重介绍了液力偶合器对舰船推进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它们是:①不同充液规律和充液率对液力偶合器接合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②不同螺旋桨负载对液力偶合器接合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③舰船正常加速过硅发动机下同加载速度对液力偶合器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文章介绍了正常航行(四机双桨)稳态工况时各柴油机转速下液力偶合器滑差的变化及其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以铁路用电磁接触器为例,应用田口试验设计方法对电磁接触器电磁部分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电磁吸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子,影响电磁吸力稳定性的稳健因子,并制造样机进行实际电磁吸力的测量验证,进一步证实田口试验设计技术可以增加铁路电器设计的的稳健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新形势下养护机械规划购置的诸要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越来越多,文章针对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应力技术施工管理的合理措施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某"柴-燃"联合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实船试航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对现行的加速过程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和机动性评估.针对应急加速过程中主机严重超负荷、正常加速时主机功率冗余过大及机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用PI控制器设计加速过程"机-桨"联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用主机的功率冗余量作为控制器的输入,对加速过程中主机的转速和螺距的增加率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加速过程进行控制时,避免了主机超负荷工作,且航速增加率比现行控制方法的航速增加率提高了近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