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87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城市机动车辆停放选择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增强出行前停车信息查询功能和提高停车诱导效果,提出一种服务于驾驶员出行前对目的地首选以及备选停车场进行车辆停放选择的优化模型,建立了以驾驶员使用最便利,可达性最强,出行停放成本最低为目标的车辆停放选择模型,利用启发式算法计算了模型的备选解集。经实例验证,该模型可以得到多个满足约束条件的合理性停车方案,从而为驾驶员在出行前选择停车场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城市主干道与多支路T型交叉区域的交通组织方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对城市主干道与多支路T型交叉区域的交通进行合理的组织,减少主干道与支路T型交叉口的交通流冲突,降低主干道车流的延误,通过对该区域的道路结构形态及交通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主干道与支路接驳处渠化设计和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方式。与采用措施前相比,该交通组织方式下主干道车流在T型交叉口处的单车平均延误降低了56.4%,整体主干道单车平均延误降低了28.4%,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按照配备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条件下停车选择模型、显示优化技术,设计思想和管理规定三方面阐述了国外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的既有成果,从结构组成探讨,服务功能和显示技术、相关模型三方面概括了国内对谊系统研究的基本情况。国外在谊领域研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领先于国内.总结了目前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停车小区和停车片区的新概念,并对未来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动态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4.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土质条件复杂,挖泥船操作人员往往无法选择正确的吸扬系统施工参数与之匹配,导致能耗高,产量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建立泥泵管线输送数学模型,提出了工况点自适应调整逻辑算法,开发了以土方量和比能耗为优化目标的最佳工况点寻优软件,可在对应施工条件下,实现了泥泵管线系统的动态寻优,对现场施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5.
曾庆松  王炜  郑琴  刘树祥  李向荣 《船舶》2017,28(5):80-86
耙吸式挖泥船安装水下泵通常是为满足深水取砂疏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水下泥泵装置技术的成熟,水下泥泵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道疏浚作业。相比于舱内泵,安装水下泥泵可有效提升泥泵吸入浓度、提高装舱效率,并可改善泥泵的气蚀性能、减少振动。文章从离心式泥泵的特性出发,阐释应用水下泵可提高疏浚浓度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水下泥泵装置的组成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耙吸式挖泥船应用水下泥泵的实船案例,为耙吸式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和交通拥挤问题的日益突出,交通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合理进行交通管理的依据,它的制定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交通调查,而交通调查的组织工作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7.
交通需求管理及其现阶段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需求管理(TDM)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发达国家的应用经验表明其是有效的,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均与发达国家不同,城市交通现状与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应该对交通需求管理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交通需求管理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对其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给出了现阶段我国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8.
基于PSR概念与复合物元可拓法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娟  王炜  程琳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6-141
为了缓解有限的城市用地及交通设施不足与高密度人口及机动车辆激增的矛盾,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下的城市交通可持续指标体系框架和政策工具矩阵,突出了指标间压力、状态、响应的动态联系与因果关系,以及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调控作用。在可拓学物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复合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指出了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文中提出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复合物元可拓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9.
HCM2000 Back of Queue模型(BQ模型)的计算值比实际调查值偏大,而且模型关于排队车辆的界定不能保证现场调查的客观性。提出了车辆拖延行为的定义,分析了拖延行为使BQ模型偏大的2种情况。建立了拖延行为模型,将车辆减速-停车等待-加速过程转化为温和减速-低匀速-温和加速的3阶段模型。通过低匀速行驶时间与停车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车辆发生拖延行为的条件。建立了考虑拖延行为的排队长度与BQ模型之间的关系,并以首辆拖延车辆能否通过交叉口以及饱和度是否大于1为判别条件,提出了排队长度修正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而且修正模型可以保证现场调查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