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87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利用模拟采样系统进行混合车流的噪声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经验模型方法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其不足之处。通过建立道路交通噪声模拟采样系统,可以模仿实际的道路交通噪声观测过程,得到所需的一系列噪声观测值。最后介绍了一个多车种混合车流噪声预报的算例。  相似文献   
142.
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的出行距离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出行距离分布是交通需求研究的基础.以紧凑布局的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种长度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居民出行总量在这3种不同长度下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3.
通勤出行简单链和复杂链的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通勤出行简单链和复杂链的选择行为,对于推动出行行为研究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用交叉列联表方法分析了家庭属性、个体属性、土地利用属性、出行属性和工作活动安排对个体简单链和复杂链选择行为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个体选择简单链和复杂链的二项Log istic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工作人数、职业、年龄、居住小区、上班出行方式、上、下班时间是影响个体选择简单链还是复杂链的显著变量.  相似文献   
144.
为了精确地模拟车辆跟驰过程,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一系列跟驰模型,用微积分的方法解析模型.通过变量筛选.明确了影响车辆跟驰的重要因素有速度差、间距和前车速度.通过对模型的解析.确定了模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确保模拟的稳定.建立的跟驰模型可以模拟不同车辆之间的跟驰行为.预测跟驰车辆的运动状态,用于智能车辆控制或者用于追尾预警.如果获得了更完备的实验数据,基于相关分析建立跟驰模型的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考虑到车辆运动状况、动力性能、道路条件、驾驶特性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索如何有效合理地选择停车换乘设施,提出了一种服务于停车换乘者停车行为的系统优化平衡模型。本文选取停车场的可用性为影响出行者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总停车阻抗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系统优化平衡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较为简捷。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介绍了铁路综合客流与列流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基于区段密度和区段客座率理论的算法准确高效是该系统的主要创新,同时在系统实现策略上采用了基于DevExpress组件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和轻量级桌面GIS技术,达到了数据可视化效果与程序交互性的良好平衡,符合客运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更加合理地计算平面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对停止线法的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对停止线法进行合理性分析,发现在计算专用左转车道和专用右转车道通行能力时,停止线法受到各车道饱和度之间关系的限制,而其他类型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没有这种局限性.在挖掘信号配时、车头时距等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类比直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重新构造专用左、右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标定其中的折减系数以及相关变量的参考值,并对各类型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进行整合,得到改进的停止线法.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现有方法和改进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弥补现有停止线法的上述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8.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从而带动了我国公路零担货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利用现代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结合智能运输系统(ITS)中关于交通流信息实时预测的数据以及公路货运企业的动态货运数据,应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公路货运实时配装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此研究成果将使运输信息服务形成规模操作,优化选择、调度车辆以及区域内有关车源、货源信息的共享,由计算机辅助配装优化,将降低总运输成本,使有效管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9.
为了全面了解大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以团块状单中心大城市为例研究了居民出行方式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团块状单中心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密度和区位对居民出行方式有显著影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由市中心向外围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而递减;助力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行比例则由市中心向外围随着人口密度的减小呈梯度式递增。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不明显。土地利用对居民出行方式间的转移没有显著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间的转移局部与全局的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50.
一、“畅通工程”的历史作用 自从2000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以来,“畅通工程”的实施已有十个年头。“畅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对我国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建设与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历史作用可总结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畅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作了准备,缓解了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而造成对城市交通的重大冲击,避免了全国性大中城市整体性交通瘫痪状况的出现;对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而言,“畅通工程”的实施初步实现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有利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交通管理部门而言,“畅通工程”的实施初步实现了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由以前的经验型向科学化管理的过渡,使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