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87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01.
针对信号交叉口行人和机动车对配时要求不一致以及我国行人相位清空时间不足的问题,借鉴HCM的做法给出了行人绿灯最小时间和行人闪时间的计算公式.根据是否将绿灯间隔时间作为行人清空时间,研究了行人随机动车一起放行时的行人相位和机动车相位的设置类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适用情况,建立了不同情况下行人绿灯时间的调整模型和行人信号配时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改善了信号交叉口传统配时方法对行人重视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2.
基于各等级道路的交通方式出行距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距离分布规律是交通需求研究的基础,也是各等级道路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种长度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各等级道路承担不同出行距离的交通功能的特点,探讨了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规律.最后利用已有的交通方式分担率模型,建立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403.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城市公交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选取的评价指标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集成的理论,建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政府、公交企业和出行者三方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大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和公交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最后以郑州市为例,依据调查的公交线路的基础资料,运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4.
基于梯形白化权函数的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分析,借鉴灰色聚类的思想,用灰数表示评价指标和聚类阁值,构建了基于梯形白化权函数的灰数表达公式和聚类模型,利用道路信号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和可比较原则,提出一种基于正态分布3σ原则和1.23σ原则的灰数取值方法,并用所建模型对3个信息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进行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交叉口A1、A2、A3的最大聚类值分别为[0.416,0.839]、[0.202,0.728]、[0.413,0.645],服务水平从优到劣排序为A1、A3、A2,实例说明所建模型和灰数取值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0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燃烧法相结合成功的制备了Y2O3:Eu/PVP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纤维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中Y2O3:Eu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分布变得不均匀;未嵌入PVP母体纤维内部、分散在纤维表面的Y2O3:Eu的纳米粒子逐渐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在Y2O3:Eu含量较低(例如,Y2O3:Eu/PVP=0.05%)的Y2O3:Eu/PVP复合纤维样品中,纤维表面没有独立的Y2O3:Eu纳米粒子存在.将Y2O3:Eu含量为0.05%的Y2O3:Eu/PVP纤维进行煅烧处理后,得到Y2O3:Eu纳米粒子的一维排列图案,证实此纤维样品中的Y2O3:Eu纳米粒子完全嵌入PVP纤维母体内部.另外,Y2O3:Eu/PVP复合纳米纤维与Y2O3:Eu纳米粒子的发光性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中的Y2O3:Eu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与PVP母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6.
光催化活性艳橙脱色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53.7 nm紫外灯(20 W)、氙灯(500 W)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硅钨酸)及二氧化钛对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橙(KGN)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时,KGN溶液的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及光源对光解效果均有影响.在平均光照强度为98 000 1x的晴天,KGN溶液(100mL)的初始浓度为10mg/L,溶液初始pH为2.00,磷钨酸投量为0.6 g/L时,光照1 h,其色度去除率达96.67%,TOC去除率79.22%、COD去除率85.98%,BOD5/COD为0.3,达到可生化降解的程度.研究表明H3PW12O40、H4SiW12O40、TiO2三种催化剂光催化降解KGN能力不同,在紫外光和日光下,其降解活性艳橙的能力依次为:TiO2 H3PW12O40≥H4SiW12O40.H3PW12O40虽略逊于TiO2,但光照相同时间后出水也已达到可生物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407.
交通拥堵是制约"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长三角"地区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长三角"地区交通拥堵形势、实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将为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优先"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本文分析了国外城市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态势,在结合"长三角"地区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城市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08.
基于实时的城市路网交通流信息预测公路货运车辆的行程时间,据此可以获取公路货运场站实时的车辆信息,并依据实时检测的场站货源信息,对实时动态地到达货运站的车辆进行配货.  相似文献   
409.
合理的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对于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催生出的“一路一线”制运用到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中,首先基于公交线路功能分级,以“一路一线”常规公交断面客流为依据,提出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一路二线”布局模式;接着阐述了常规公交“一路一线”线网布设方法的步骤;最后,结合“一路一线”特点,介绍了“一路一线”布局模式特点及其对公交线网布设载体要求和对高换乘率和低直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10.
合成了多金属氧酸盐(K6SiW11O39SnⅡ), 并以室内散光和日光为光源,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红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甲基红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光解时间及光源对其光解效果均有影响.甲基红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初始pH为4,催化剂浓度为1 g/L时, 在平均光照强度为3 000 lx室内散光下,光照6 h,其脱色率达98%以上,TOC去除率84.2%、COD去除率89.6%;采用化学自组装法制备了K6SiW11O39SnⅡ-聚乙烯醇(SiW11SnⅡ/PVA)复合膜,达到上述同等效果需要12 h;在平均光照强度为78 000 lx室外日光下,SiW11SnⅡ降解甲基红溶液达到上述同等效果仅需1 h ,而SiW11SnⅡ/PVA复合膜则需8 h.虽然固载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所降低,但较好地解决了其与溶液的分离问题,并可重复利用.SiW11SnⅡ/PVA复合膜通过离心、水洗和干燥等过程后,循环使用3次,其催化活性几乎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