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注浆工艺在城市道路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综合采用路表抬升监测、FWD(落锤式弯沉)弯沉检测和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对注浆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对加固后沥青路面结构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发现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研究一种新型直投式改性添加剂SBP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利用旋转压实仪得到马歇尔试件,通过对经过处理的半圆形试件的SCB试验,确定了矿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对不同类型的混合料进行室内劈裂试验,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类型相比,表明改性添加剂SBP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利用粘聚带的双折线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出了SCB试验过程,得到了竖向位移和荷载变化的曲线,验证了改性添加剂SBP具有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区明挖隧道在城市市政交通隧道十分常见,其中主要两个问题是基坑开挖和隧道结构施工期间的基坑变形问题和隧道结构受力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某软土明挖市政隧道断面为算例,对基坑开挖和隧道结构施工全过程中基坑变形规律和结构受力两方面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同时对比了现场的监测数据。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为计算模型。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通过计算得到了路表在不同变温、不同初始表面裂缝长度时道路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变温导致沥青混凝土的非均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变化温度场对含表面裂缝路面的作用。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的低温防裂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混凝土衬砌开裂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浙江省某隧道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和隧道实际地质情况,建立了基于弹簧-接触的隧道复合衬砌有限元模型,对隧道衬砌内部的环向应力进行分析,讨论了围岩均布荷载,变温,围岩偏载等条件对衬砌内部环向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压荷载和变温均对衬砌结构受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上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昌  朱向荣 《公路》2004,(3):6-11
基于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理论,采用轴对称有限单元法系统地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体的工作性状。以不同位置的竖向位移作为表征参量,探讨了不同车辆荷载周期、沥青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和复合地基厚度等变化对表征参量的影响。本文结论可为软土地基上道路结构体工作性状评价及FWD的反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XFEM方法模拟单边带槽三点弯曲梁的开裂过程,改变预切口宽度以及XFEM区域网格尺寸,对其单元尺寸效应及网格依赖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预切口宽度越大,梁的刚度越低,但影响很小;在一定程度上,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小;扩展有限元区域内网格长宽比对计算收敛性影响很大,相对于荷载加载方向,单元越扁平,结果越容易收敛;单元面积对计算结果收敛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SMW工法桩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型钢劲性材料成型,在地铁的围护结构中广泛采用。规划杭州地铁5号线与在建紫金港隧道斜交,考虑到未来地铁盾构机的施工而在相交区段采用了SMW工法桩。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在一个开挖断面上的SMW工法桩与地连墙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平位移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规律,分析墙后不同距离内沉降量变化值,以及对比施工过程中内支撑轴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变化情况,研究采用SMW工法桩与地连墙的协同变形能力,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某水下盾构隧道因涌砂招致破坏后进行修复并继续使用的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套管法修复施工方案的工艺流程,并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套管法修复施工过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压振动锤施作外套管时其冲击力对下方既有隧道的影响不大,但需要对该施工过程进行计算校核;隧道变形和应力最大值基本发生在隧道顶部开口处,需要注意加强结构受力分析和止水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采用新型补偿基础PE管作为木栈桥下基础,因修筑在深厚西湖疏浚软土上易产生过大沉降,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对新型基础施工期及工后沉降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研究该新型基础自施工开始的沉降变化。结果表明,在该软土地基上,PE管基础呈现出刚性基础的变化分布特征;土体10年堆填时间内总沉降2.092m,栈桥施工30年后土体又发生了1.6m的沉降,与基础沉降差在5.0cm左右,整体沉降变化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基础的安全影响甚微。土体及基础的沉降随时间增长,初期基本成线性分布规律,直至栈桥施工5年后速率开始下降,后趋于稳定,但是沉降稳定需要时间相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