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24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106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5 毫秒
21.
在融合Broyden算法与网格分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谐波平衡法且适用于对间隙型非线性动力系统进行频响特性分析的新型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阐述了Broyden网格迭代算法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流程.对决定该算法有效性的Broyden算法发散特性及不完整变量循环迭代过程等关键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与相关文献采用的二分法所得的同等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算法比二分法具有更好引导性与更全面的求解能力.通过网格分区的引导,该方法避免了数值迭代方法中普遍面临的迭代初值的盲目选择问题,为基于谐波平衡法全面考察间隙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频响特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
路基边坡防护原则与病害原因分析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路基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边坡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线形测试,经过合理结构分析计算,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变化规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和采用有效控制方法,给出合理的立模标高,使大桥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24.
25.
基于弹性动力学平衡方程,进行Laplace、Hankel联合积分变换,利用传递矩阵的方法,可得任一深度处应力位移与表面应力位移关系。讨论了FWD动荷载形式下下卧刚性层埋深及层间接触状态对表面弯沉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下卧刚性层的埋深变化对动弯沉盆的形状影响不大,但对数值大小影响明显,下卧刚性层埋深较浅时,面层与土基模量反算结果明显偏大,基层反算结果却显著偏小。层间接触较差时,路面各结构层的反算模量都显著偏小。因此建议模量反算之前,首先对刚性层深度及层间接触状态进行分析,避免对反算模量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6.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各级领导要着眼于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高度重视驾驶员复训工作,并作为全面建设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工作来抓。训练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复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监督、检查训练情况,及早发现并解决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预防车辆事故与训练的关系,克服“事故定乾坤”、“一百减一等于零”等少动车、少训练的消极被动保安全的作法,不能为防事故而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27.
采用通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淮盐高速公路试验路4种路面结构的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层底拉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层半刚性基层之间或刚性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夹层的路面结构有较好的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有效减缓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面层造成的不利影响。由此,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应力消散能力,适应于软土地基的合理沥青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28.
根据市场需求及基础的特点,研制出了低成本、适用于MVI型基础油的SD/CC30内燃机油配方。结果表明,产品性能优越,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9.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因受环境的制约和建筑设计的要求,常需采用转换梁结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中应用情况,对结构方案比选、构件截面设计、指导规程选择及施工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提出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能够提高高架车站复杂结构关键部位的受力性能,满足特殊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针对高墩、高厚度桥梁主梁底部表面快速、高效的检测需求,提出一种搭载在轻型移动平台上的电驱动轻质长臂机器人。通过合理的机构构型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长臂机器人本体的轻量化,该机器人搭载在轻型移动平台上,可沿人行道行走,并能在桥检现场快速布置开展检测作业。实际运营公路桥梁的拍照检测试验表明:1)机器人在桥面上稳定停靠后,可通过运动规划展开到位;2)利用其末端配备的视觉检测云台,实现对主梁底部的拍照详检;3)初步验证了长臂机器人作业能力和检测功能,为未来实现大型桥梁主梁的自动化检测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