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372篇
综合类   234篇
水路运输   185篇
铁路运输   193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应变变化的规律,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混合料AC-13C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得到其应力松弛模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分数阶指数模型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性能,同时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各参数与老化时间、应变、温度的关系,确定最终的非线性粘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应变方式的应力松弛试验可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的应力松弛能力;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越高,其低温抗裂性能也就越差;温度越高,应力松弛的越快;初始应变的越小,其应力松弛能力也就越小,即初始应变小的松弛模量曲线相对平缓;利用分阶指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性质,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2.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在旧水泥混凝土上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对沥青罩面层的影响,采用半正弦动态荷载分别对直接加铺沥青层、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和设置有土工材料夹层的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3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设置吸收层后对防止反射裂缝有一定的帮助,吸收效果为有土工材料夹层的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无应力吸收层。同时通过分析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罩面层的影响,得出应力吸收层并不是越厚越好,以及适当减小应力吸收层的模量对加铺层内的应力减小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某桥185号墩身混凝土侧压力的现场测试,发现实测混凝土最大侧压力约为按照公路规范理论计算值的2.8倍.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后,建议高墩采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一次灌注到顶时,为防止出现墩身"爆模"事故,墩身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取值中应偏于安全地将混凝土初凝时间内的灌注高度按静水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模板设计时应考虑截面几何形状的影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除加强对墩身拉杆、螺栓连接和焊缝进行检查外,还应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灌注速度、坍落度等严格控制在计算限定的范围内.对于高性能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应进行更多的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4.
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了减少温度开裂及干缩开裂,设置了接缝,而接缝却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最薄弱的部分。接缝的传荷能力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以及对于旧水泥凝土路面的罩面设计及其使用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在确定了脱空模型之后分别对其进行动静荷载作用下的分析,找出了不同接缝模量和脱空尺寸对受荷板脱空、受荷板和未受荷板同时脱空时接缝传荷系数LW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对于同一脱空尺寸下,接缝模量的增大对接缝的传荷能力的增加是单调的;对于同一接缝模量下,对于单板下的脱空来说脱空尺寸为0.8 m是脱空尺寸与LW对应关系的一个拐点,而对于双板脱空则不然,LW是随着脱空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的。  相似文献   
175.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以及载重等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高速公路面临着改扩建的问题,如何在大交通流量下不中断交通进行高速公路桥梁的拓宽加固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深圳市梅观高速公路拓宽为例,探讨高速公路桥梁的拓宽方法以及加固技术,提出观澜河大桥拓宽加固的方案,可为同类桥梁的拓宽加固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6.
针对加固软岩高边坡多级锚杆框架现有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基于多级框架锚杆加固边坡机理,确定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在给定的设计安全系数下,通过分析边坡稳定性确定锚杆设计拉力;进而考虑锚杆与框架梁以及框架梁与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并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计算梁的设计内力;由此建立了多级框架锚杆的一种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作用于各级坡框架梁的坡体压力,整体上具有“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型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7.
田睿 《交通标准化》2012,(21):26-28
随着我国公路和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路基工程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对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工合成材料是路基边坡防护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探讨在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土工合成材料,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8.
田海光 《隧道建设》2015,35(7):635-641
以青岛地铁3号线五四广场站为研究对象,对土岩组合地层地区的吊脚桩设计要点进行研究。通过数模模拟,对土岩组合地层中"吊脚桩"基坑的支护体系变形及内力、"吊脚桩"嵌岩深度与预留岩肩宽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有竖向荷载的"吊脚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及锚杆的施工,预应力锁脚锚杆对吊脚桩桩底水平位移的控制作用明显。2)随着嵌岩深度和肩岩宽度的增加,吊脚桩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呈减小趋势,嵌岩深度取2.0 m,岩肩宽度取1.5 m较为合理。3)由于桩脚嵌入中风化花岗岩,桩顶位移不受竖向荷载控制,仅随开挖深度增加而明显增加;桩身弯矩稍有增大,但变化值极小。  相似文献   
179.
对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道路交通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其中问题包括道路量不足、公共交通萎缩、城市道路功能复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可以为较好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例如科学管理人、车和道路等.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